第256部分(第2/4 页)
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边做文书工作,为抗清报国而效力,壮志得酬。
他与南京的李香君频频书信往来,倾诉相思,畅谈报负,彼此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天天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明确表示要一心等侯公子归来。有许多猎奇好艳的达官显贵,偏偏不肯死心,纷纷上门打她的主意。无奈此女吃了秤砣,铁了心,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客人们只好望楼兴叹。
可是,不久又出了个难以对付的人。此人就是佥都御史田仰,督运漕粮由扬州来到南京,为弘光皇朝帮了一个大忙,成为了弘光帝器重的红人。
马士英与阮大钺,为弘光臣子举行盛大的酒筵,为田仰接风洗尘。席间,田仰表示久闻秦淮河名姬李香君艳名,此行想顺便把她收为侍妾。
这一下可让阮大钺逮住了机会。他早就想报复侯方域和李香君,可惜侯方域闻风远走,害得他无从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给田仰为妾,一方面讨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那对鸳鸯,聊泄心中积愤,岂不是一箭双雕!
第二天,阮大钺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
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一口拒绝:“侯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回来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礼。”
谁知这里还在劝来推去,那边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地来到媚香楼下,这便是阮大钺订下的强娶之计。娶亲的队伍人多势众,李大娘阻拦不住,已直冲进楼里,大有不抬走人决不罢休的劲头。李香君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佯装答应下来,声言先回屋打扮,妆成立即上轿。
娶亲的人,在楼下客厅中坐等了好一阵子,猛听得楼外‘呯’的一声闷响,接着传来侍婢的惊呼:“不好了,小姐跳楼了!”
屋里的人猛吃一惊,连忙跳起来,跑到外面查看。只见盛妆华服的李香君横卧在院子里,一动也不动,一股鲜血从头上流出,染红了她的面颊和衣襟。
她的怀里,还抱着那把侯方域赠送的白绢扇,上面也溅上了斑斑血迹。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一声不吭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李大娘与媚香楼的姐妹,将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发人找医生。住在附近的杨龙友,闻讯赶过来,院中已空寂无人,只有那把带血的绢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
杨龙友拾起绢扇,端视良久,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唏嘘。
一个奇妙的构思,在他脑海中形成。
进屋探视过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后,杨龙友带着绢扇离开媚香楼,回到自己家里,立刻在书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过的羊毫笔,就着扇面上的血迹稍作点染,血迹便成了一朵朵鲜艳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衬枝叶,一副灼灼动人的桃花图,便完成了。
杨龙友对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题下三个小字——桃花扇,准备等李香君伤愈后再还给她。
幸亏媚香楼不高,摔伤后的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伤势总算痊愈了。这时田仰已离开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钺,并不想就此放过她。弘光皇帝完全是昏庸无能之人,国难当头,不思治军理国,反而日夜沉醉在声色享乐之中。
他嫌宫中歌姬所唱的歌内容单调乏味,阮大钺便大献殷勤,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楼姬院里挑选出色的歌姬,送入宫中给弘光帝取乐。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五十九章 瀛洲台中的王守仁
等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钺立即打着皇上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
宫门一入深似海,何时能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
她好想托鱼雁捎封信给远方的情郎,让他回来见上自己一面;可此时战事正紧,交通全部断绝,书信根本无法送去。
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李香君进了皇宫,怀里紧紧抱着那把用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
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难民四处逃窜。
李香君高一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