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坛泰斗”之称的臧克家。1930年,臧克家参加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时,数学得了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常理,他铁定不会被录取。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位不寻常的主考人—文学院院长闻一多。闻一多先生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在的诗人才气,破格录取了他。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童话大王”郑渊洁看学校教育(2)
果然,臧克家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提携与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后来誉满中国诗坛。
华罗庚、臧克家、郑渊洁们的成功,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最高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让一个人的大脑成为一个智慧的“加工厂”,还是成为一个统一规范的知识的“大仓库”?如今,谁还有闻一多、熊庆来那样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胆识?又有多少人还有郑渊洁那样的心态?人们都在痛恨“功利足球”害苦了中国足球和中国足球人,其实,“应试教育”对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危害比前者大了何止几百倍、几千倍!掌握知识和提高智能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尽管绝大多数人已经对此形成了共识,但对“分数至上”、“应试教育”以及解决出路的认识上却还有很多的分歧。这固然与它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关,但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人们总认为“以分数论英雄”是相对公平的。
这看上去的确是很公平透明的一项规则。这条规则反映了当前统一制式教育的精髓,就是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教学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并用同样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成果优异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奖赏。其最高奖赏就是得到升学的机会。
可是,这个游戏规则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的,即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所以,统一制式教育是平等公正的。但是“多元智能理论”说明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生活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人与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往往是各有所长。如此看来,“应试教育”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的。错就错在它忽略了人的智能结构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一定让一些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另一些人的长处进行对比,并以这种对比的结果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华罗庚进不了清华,臧克家也上不了国立青岛大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的问题。
什么叫“因材施教”呢?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怎样做到“因材施教”呢?陶行知先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而前苏联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则认为教育的关键是要“心中有儿童”。他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也就是说,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指导、示范和服务;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学校和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化的标准,简单地评价一个学生,更不能以自己的偏好去赞赏或贬低某一个学生。
赞科夫提出,在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儿童尽早掌握理论性知识,以发挥其对儿童发展的指导作用。儿童每掌握一个初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及其逻辑联系,心智中就好像“点亮一盏灯”,由此促进儿童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的发展;使知识的掌握真正成为基本技能、技巧训练的基础,并在头脑中形成合乎逻辑的结构。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教师“牵着儿童走”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里,他鼓励教师按照特定课题的教学要求,同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谈话,容许孩子们把自己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个人体会、印象、想法带进课堂中来。同时,对儿童的课外活动采取俱乐部的形式,组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