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页)
人家的钱被逼着偿还,不少大公司仅仅在八月份就亏损了数百亿元。在35年的最后几个月里,亏损数百亿元的公司比比皆是!即使过了这一关,还得为最初的忙乱付出代价,许多公司就是还不上银行的贷款被迫早早退出了市场。
相比于同行们一开始就亏损上百亿元甚至数百亿元,仙女以及西星要幸运的多,员工们发现,他们前一阶段的工作完全是为现在做准备的,生产被大量减少,库存降到了最低点,欠款已经被全部或者大部收回,很久没有再做“无用”的广告宣传了,一些不适宜的产业已经被放弃,该卖的卖了,能送人的就送人了,诺大的两大系统公司,居然亏损了不到百亿元,这可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西星公司的员工更是对总经理的毅然卖掉那么多的地产感到惊奇,如果那些地产还在手中,仅仅是维持和保养费用每个月都得几个亿,这可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像仙女与西星这么巨大的产业体,在经济危机的前五个月里仅仅损失了320亿元,可真是相当难得的,当然,一片忙乱之中,除了有关人员,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些事情。各公司的贷款已经成为经营者们的噩梦,只要银行一天不破产,他们就得背着一天利息,而且是在生产不再继续的情况下无谓的背着利息,虽然早一点偿还能够减少一些利息,可是很少有公司会这样做,因为这些贷款虽然生产用不上,可是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周转资金;但是每个月几个亿甚至几十亿元的亏损(相当大一部分是银行利息),可真是让人“非常难以忍受”。大多数公司是在36年月份或者4月份才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点的,这时候能够舍弃的都已经舍弃了,“谁要就要去吧”。减少损失的办法还有裁减员工和削减在职工人的工资,这些当然都被充分利用起来。而所有的一切中,最让大公司们难过的就是大量的欠款收不回来,因为许多责任公司甚至都已经倒闭了,更有大量的债务需要归还,这使得各大公司纷纷度日如年!
仙女和西星的日子也不好过,经济危机“可真不是个东西,损失实在太大了”。前阶段还没有收回来的几百亿元欠款,仅仅收回了60亿元,其余的实在要不回来了,就签订了协议“秋后算账”了事,“算了”,仙女不得不大度,人家也实在是还不上。这钱没有要回来几分,7月份就花去了1000多个亿,当然相对来说,这些钱用的也值得,每家上市公司平均不过200亿元罢了。但是不到9月底,一些公司就从仙女那里要走了大批的货款,这一点儿,仙女向来都是非常好说话,早就预备下了,而且只要是合同到期的一律归还,甚至没有到期的只要人家开口了,也都一并归还,仙女的慷慨,一下子就传了开去,使得不到10月份,所有的欠款全部被领走了,甚至“比正常情况下方便多了”,仙女不仅没有要什么好处,而且还送去了良好祝福。这使得仙女一下子成为了网络上的明星公司,“看,这就是仙女应对危机中的合作伙伴的态度”!于是,到了36年10月份,除去公司员工的工资开支,仙女和西星一共用去了7900亿元,公司的账面资金不到2800亿元,到了年底,两大公司系统还有资金二千多亿元!
如果说度日如年,那是公司负责人们的事情,仙女以及西星的总计37。7万名员工,则是另一番形象,经济危机的到来,大部分人也是深受其害,不少人手中的股票一下子缩水了几番,最后落到手的钱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已经分文没有了,持有的一些债券更是变成了一堆废纸;但是在公司里,由于前一阶段的刻意整顿,使得大家突然又感觉到安心,感到了某种高明的“先见之明”。不管是运气也好,还是远见也罢,反正是许多人对公司“有了底”,各分公司以及总公司的每个月的实际亏损数额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些在总公司的工作人员看了只咋舌,公司的实力这么大,可是……所以没有人对公司的前景表示担心。当然,公司的另一项措施,也很快深入到基层中去。
在经济危机中,大家普遍担心的是失业和工资的发放问题,在这经济危机的非常时刻,一旦失业,就意味着先前拥有的丧失,生活将失去基本的保障,而如果工资发不下来,那将意味着生活艰难。人心惶惶之中,大量的公司裁员、削减在职工人工资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谁知道老板会不会把自己也涮下去呢!工薪族们一个个提心吊胆!从35年6月份开始,仙女公司就迅速的减少了生产,订单'抓紧发放,借口公司内部整理要求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订购的原材料也尽量压缩甚至不再接收……仙女公司已经先社会一步进入了紧急状态!7月份各公司的工资和奖金还照常发放,8月份员工们照常每天去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