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何学校都不能学到的深刻的教训。而且我们党在那十年探索中得出的一些新的观念虽然一时不能起作用,但是它们却是1978年以后新的思想的萌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表现。一波同志的书在深刻评述十年探索中的错误的同时,又仔细地历述那时毛主席和其他同志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和主张,这是极有意义的。
一波同志的书的下卷一开始就谈到毛主席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充分估计了这篇论文提出的创见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一波同志指出,这些创见是当时苏联官方不承认的。当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的模式是天经地义的时候,毛主席敢于说不,敢于进行新的探索,这就触犯了苏联的领导人。
当赫鲁晓夫在1958年提出侵犯中国主权的一系列要求的时候,毛主席就坚决地决定,宁可决裂,也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薄一波同志的书,讲的是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决策,但也多少涉及对苏、对美的关系的一些问题。毛主席在对苏关系上的决策,实在是一个涉及中国命运和关系世界全局的一个重大决策,值得仔细研究。
223
胡绳文集302
第一篇是191年6月10日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原载《真理的追求》191年第8期,8月11日出版第二篇是193年7月13日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原载《人民日报》193年7月16日
224
402胡绳文集
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
毛泽东同志从来十分重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分重视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下面一段话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所写的几乎人人都知道的话。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二版,1471页)
在十分尊重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的同时,毛泽东坚决反对把十月革命的模式强加在中国革命头上、要求一切照办的倾向,坚决反对苏联领导人(和共产国际领导人)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利益在中国头上挥舞的指挥棒。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从而取得胜利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现
225
胡绳文集502
在也已经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如果不拒绝和抵制那时的苏联领导人的指挥棒(在1943年以前还有共产国际的指挥棒,或者说是苏联领导人经过共产国际的指挥棒)
,如果把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模式看成是不可逾越的、唯一应当遵循的模式,那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自己的道路是不可能找到的。
正因为毛泽东既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又不迷信苏联的主张和经验,并且和这种迷信进行坚决的斗争,所以他成为创造性地找到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且领导这个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领导人。他又是首先倡议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道路的伟大领导人。
1942年毛泽东在党内发起整风运动,其目的主要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
针对30年代前期在党内居于统治地位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指出,绝不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字句当成教条,而必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毛泽东提出整风当然只是对中国党内来说的。但他对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的批评却不能不具有较广的涵意。
30年代中国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实际上是把从莫斯科传来的任何意见,不管它是如何违反中国实际,一律看作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除此以外不可以考虑别的。
他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语句当作教条也是从他们在莫斯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