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为技术员在调试音响呢。”大智若愚、大巧若绌是智的最高境界,已经跟仁水*融了。
孔子没有直白地评价自己知不知,但含蓄地投了自己一票,如果说他的自评“空空如也”()接近大智若愚还有些牵强的话,那他介绍自己“四十而不惑”(),则响应“智者不惑”无疑了。四十是一道坎,正面说四十而不惑是积极的一面;反面说:“假如四十、五十没有名声,也就不足惧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是慎重的一面。又说:“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这辈子就没希望了。”(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是警诫的一面。
再看《微子》篇,他评价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虞仲、夷逸“隐居放言”,“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意思是我跟他们都不一样,进可以去做官但决不自甘堕落,退可以隐居保身且关爱天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伸缩自如,智者无疑。
现在的知,分割成智慧的理论和明智的行为,前者满腹经纶,后者精于世故,观念家和事业家分离,其实是我们现代人才不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现代环境下的用语,知的顶峰就是睿智吧。大智若愚不是聪明过头,什么都讲究一个度。小时候玩登山棋,最后冲顶那一步,骰子开小了到不了,开大了得退回来,想当于需要三点的时候,孔子说子张五点过头了些,子夏一点不够了些,这就是过犹不及。我们说起现代美女,腿要长,但长成长颈鹿那样踩高跷,就不美了,因为那远离了黄金分割标准。时装模特注重三围,腰要细,胸要丰,但不能像楚王那样一味好细腰,导致宫中多饿死。高尔夫球攻果岭那一杆,力量小了不及,力量大了过头,还得回头再打,过犹不及。跳远比赛,有一个起跳的踏板,离开30厘米就起跳,吃亏;越过一厘米起跳,犯规,过犹不及。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德讲中庸,智也讲中庸,美学也讲中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3、不可夺志的勇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位一体,千古名言。其实仁知勇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孔子说:“择不处仁,焉得知?”(),又说:“仁者必有勇”()大仁大智的人才有大勇。
孔子不崇尚勇,怕出乱子,“勇而无礼则乱”(),“勇而无义为盗”(),“好勇疾贫,乱也”(),提倡见义才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不崇尚匹夫之勇,说子路你打得死老虎,我也不让你做三军参谋长(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因为你“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赞美赴汤蹈火而死的人,是可惜他们不是为信仰而死战()。
孔子主张的勇,大概守身为下,守地为中,守义为上。
“危言危行”是一种勇,勇者用力,仅对自身负责。
守城邑保一方平安的勇更值得称颂,比如卞庄子(子路的同乡)的勇武(12),他刺虎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介绍另一件事:齐国想进攻鲁,但忌惮鲁国的卞邑大夫庄子,居然不敢经过卞地。还有孟之反,在与齐军交战败退时殿后,最后一个进入城门,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胆敢断后,我马不肯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视死如归的幽默,体现出大勇,子贡也说不谦虚不是勇(恶不逊以为勇者)。勇者,力量起作用,。我家乡的县志记载,闹长毛的时候,乡绅们办了乡勇,抗击太平军,有一禀生兵败自杀,后来那支太平军退至临县,被当地一个举人率领乡勇击溃。我最纪念的是道光年间三元里的乡勇。
守节守义的勇当然就更升华了,坚持礼义冒犯君主是勇(勿欺也,而犯之),借鉴到现今,就是坚持原则和程序,直言冒犯上司是勇。不过有个前提,要做智者,而且对方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容易事奉而难以使他高兴,不用正当的方式来使他高兴,他是不会真正高兴的,但到了他用人的时候却会量才录用。”(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吹牛拍马,无须有事没事往他家里跑,他自然会论功行赏,量才录用。如果上司是个喜欢奴才的小人,就没辙了,因为小人难以事奉却容易使他高兴,越用不正当的方式来取悦于他,他越是高兴,比如送钱,他眉开眼笑,送美女,他垂涎三尺,可以三天不上班(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但到了他用人的时候却求全责备(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不以其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卫灵公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人,他明知孔子不善兵法军阵之事,却偏要那这件事来挤兑孔子,等于是下逐客令(卫灵公问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