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去攻城,他们赶过去守城,人比你们多了不少,当然对咱们的损失那是很大的,但是,这并不是对独立大队最好的打击办法,一攻一守,攻的人打不赢,那就撤了,是不可能把自己全部打光的,对吧,你撤退,鬼子也追不上啊,这地形你们比他们熟多了,还有乡亲帮忙。”
两名富有经验的指挥员,交换眼神,同时点头。
看不出,这省城的大学生,考虑问题,就是与一般人不一样。
“我觉得,今天那些鬼子不是进城去的,你们攻城时候最怕什么,最怕后面冒出来敌人,他们今天停在山坳里,指指点点,我猜他们就是要在那里设埋伏,等着独立大队,等着你们钻进大口袋。”向文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左玉、陈一彪听了,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个年轻人说的太有道理了!
乔向文喜欢看书,三国水浒那是百看不厌,无意中,也让他学会了从军事战略角度考虑问题,什么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暗度陈仓,草船借箭,打草惊蛇,欲擒故纵。
他不但熟读,而且喜欢钻进去研究。
两军交战,最怕出现的就是眼前这种情况,进攻战变成防守战,前后遇到敌人夹击,那不正是是敌人最盼望,最期待的吗?
“我觉得,哪怕目前这样,也还是有办法的,只要我们把部队拉回来,说不定能反过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向文深思熟虑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不是在那里设埋伏吧,一定只顾着盯着前面,山很高,他们一定藏在靠山路的半山腰,我们如果悄悄从后山上去,先派人摸过去,悄悄看清他们的位置,然后突然从山顶杀下去,他们一定想不到”。
两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听了这个大胆的方案,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只想着攻城,想着眼前独立大队的危险,怎么就没想到出其不意来这一招,险中求胜呢?
“向文,你说的太有道理了,简直是一个小诸葛啊!”
左玉先伸出手,陈一彪几乎同时也伸出了手,三个男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
事后,果然如乔向文的猜测,敌人在推测好独立大队的意图后,迅速命令驻官林一个中队的日军紧急出动,在距离县城不远的山坡上设下埋伏,企图等独立大队进入包围圈后,与城里的日伪军前后夹击,彻底消灭独立大队。
小鬼子一个中队,就有近两百人,加上临时抽调的运输后勤保障人员,与城里的小队合计起来,人数与火力配备远超独立大队。
没想到的是,独立大队在紧急调整部署后,从后山星夜上去,突然一个反包围,集中全部火力,打得敌人猝不及防,虽经顽强抵抗,但在县城日军闻讯赶来增援之前,独立大队已经撤离了战场。
此战,日军伤亡八十多人,独立大队缴获三十多杆步枪,两挺重机枪,还拿回了一门迫击炮,一部电台。另有各类弹药不计其数,独立大队八名战士,一名副中队长牺牲,三十多人负伤。
更让独立大队高兴的是,此战俘虏了一名小鬼子。
抗战期间与鬼子交过手的部队都深有感受,要活捉鬼子非常困难,一般情况下,在受伤无法继续战斗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采用自杀的方式,为他们的天皇最后一次效忠,不让自己成为俘虏。
平型关大捷影响大吧,一个鬼子都没活捉到。
一次绝地反击,一场漂亮的反包围战斗让日军付出如此代价,敌我伤亡比例达到2:1,这在抗战初期,尤其在敌后战场,极为罕见。
侵华日军的基本军事素质和武器配备,早已经让他们在中国战场有恃无恐,他们一度狂妄地喊出了单兵作战1:8的狂妄之言,意思是,以军事素养和武器及单兵作战能力而言,1名日军抵得上八个中**人。
这也难怪,国民党正面战场一触即溃,原因很多,有他们领袖的消极抵抗,有中央军和地方杂牌军的小算盘,但客观地说,个人军事素养和武器配备,确实远远不如日军。
江湖看过各种史料,综合分析啊,单兵对抗能力,日军与**为1:5,这个数字差不多。
所以在后来的多场大型战役中,国防部、各大战区基本按照至少三比一的比例,配置投入。
莒县这一站,虽然没有完成纵队的攻城计划,但是无论从杀敌数量、对敌人的威慑,还是对老百姓的鼓舞来说,其作用远远大于预期。一时间,鲁南民心大振,各界抗日热情高涨。
八路军总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