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页)
随着江州区拍卖河砂后,其它的县市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政策,拍卖了整个县市的河砂经营权,最终平安保险公司以一千二百万的金额取得了江源市河砂三十年的经营权。
平安公司在取得江州的河砂经营权后,就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条条款款,他们先是统计了一下江州区的产砂能力以及市场上的需要量,最后确认江州一年产砂是两百万方,而需要要量在是二百五十万方,就不可避免地要从区外运一些砂子来江州区内,这样由于其它的县市的采砂权还没有拍卖,其它价格就要想对低一些,同样,江源市外的其它地方的采砂权也没有拍卖,它们的价格也要低一些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问题摆在了牟成龙面前,一个是区的河砂的价格如何制定,也就是说制定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才算科学合理?二是区的砂要进入区,如何进入处理,因为它们的价格都会比区内的价格低一些的,如果任之发展,区内的河砂可能就卖不掉,我们所得的拍卖权也是空手一个,又是怎能起到空手套白狼的作用呢?
牟成龙打电话问陈建国老大,让他说一个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陈建国也懒得考虑,就说他自己想办法吧,怎么这一点点小事就难住了吗?以后还怎么干大事呀!
当时陈建国是不想介入到这个方面去的,因为他知道垄断经营的后果是要被工商取缔的,他不想因此事影响到他的产业。
但陈建国还是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价格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这个是不容否定的;对区外进来的砂子要采取什么措施,一是增加区内砂子的产量,杜绝外面砂子的进来,二是对外来的砂子一方也收取相同数量的经营费。
牟成龙得到陈建国的启示后,就着手从这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自己的纪律和制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让区内的采砂量由二百万方核定为二十万方,同时也成立了一个相应的组织,确保河砂经营权的顺利过渡,牟成龙在制定方面时,确定了经营权的人数就是两百人,一人两万元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就需要四百万,再加上平摊的加息有二十万,也就是四百二十万的费用成本,而一年的产量只有二十万方,一方的成本只有二十一元了,加上合理的利润税收,区物价局就核定了一方加价三十元的标准,其实在此之前,陈建国也是和物价部门打了招呼的,不然牟成龙怎么会顺利地过关呢?
牟成龙在通过物价批准了他们河砂的经营价格后,就重新对河砂的开采单位进行了培训,价格由以前的送到每方五十元变为在采砂地每方五十元,采砂老板一方二十元的毛收入不改变,这样也不会引起采砂老板的恐慌,造成停工停产,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根据各自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环境,要求把产量提高二成五,采砂老板们高兴地答应了,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产量,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江州区河砂价格的上涨,区外的河砂已经源源不断地从各个地方往江州区运输,这让牟成龙有点为难了,他虽然成立了一整套的护砂队伍,但他还是不敢冒然行动,怕造成不良影响,于是牟成龙又只能再去找陈建国商量,看看事情如何处理。
牟成龙这次是亲自去了陈建国那儿,去的时候陈建国正与汪群在一起,陈建国见牟成龙去了,就让汪群回自己的办公室了,他也坐到了沙发上,和牟成龙并排坐着,笑着问到:“又有什么事呢?让牟大经理前来找来。”
“有什么事?还不是那个河砂经营的事情,现在价格定下来了,可区外的砂也源源不断地向区内运输呀,这叫怎么办呀?”
“你成立的护砂队是做什么用的?他们不正是用来维护经营秩序的吗?”陈建国有点不高兴地说到。
“是呀,可是万事开头难呀,难道不成还真下手呀?”
“世上有便宜可捡吗?如果你不下手,那就等于这三百万丢进大河了。”
“我们就这样下手,有没有违反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呀?”
“如果像你这样说,那你还拿三百万去拍河砂的经营权干什么呢?你可以利用你取得的经营权,与区政府沟通一下呀,看看他们的态度,还有就是四处张贴广告呀,说明情况,让区外的河砂不得进入,如果进入一方就收取三十元的经营费呀,也同时把这个问题提交给工商税务以及水利局呀,让他们出面为你跳,为你跑呀!”
陈建国的一席话,让牟成龙茅塞顿开,使劲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自己怎么是个鱼木脑袋呀,他得到方法后,又与陈建国细聊了一会儿,然后才放心去离去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