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页)
法,在江源用的钱,一百元中有九十九元是陈建国下属企业提供的,不只过此,陈建国提供的税收江源人只用了二分之一,还有二分之一被江源外的人用了,这话一点不假。
陈建国下属企业所创造的各种税收有七八百亿,再加上投资建安税这一块又有上百亿元,而江源市整个市的财政支出仅为三百亿元,就连正常生产所交的税收也没有达到一半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陈建国的企业震动一下,江源的经济就会土崩瓦解的,这也正是历任的江源市各级领导对陈建国下属集团特别保护的缘故吧,进入二十一世纪,江源市的书记市长几乎是每周都要到陈建国下属企业去走走、看看和瞧瞧,唯恐陈建国下属的企业出现一点点的差错和问题。
后来周太全曾经透露过,在非典发生的时候,陈建国下属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那一年是江源经济最难堪最不好的一年,也正因为这一年的存在,在江源市的领导层里,他们才觉得陈建国是个人物,是江源的国宝,在江源,可能比熊猫还看得重要的国宝;在他们当官人的眼里,陈建国比省委书记省长都还重要,没有他们,江源的官大不了降级,可没有陈建国,江源的生存都会存在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陈建国自侍自己把持着江源的财政命脉,因为他有时候也会给林道同一些眼色的,他也能给林道同一些眼色,其它人他当然就不放在话下了,连冯市长也是如此。
由于陈建国的江深集团和建国集团支撑着江源的经济,他自侍无恐,也正是因为他收购江源市中心地产的计划受到了市政府的阻绕,他没有能理智地处理好这件事,反倒认为是市政府有人与他作对,让他下不了台,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心理。
为这事,他曾经找林道同书记谈过,林道同书记本来也支持这项目的,但由于市政府市长办公会没能通过,在会议结束时,林道同心里也不好受,他立即与冯市长沟通,得到的答复是搬迁的户数太多,人口太多,动得好还可以,动得不好就可能会引起民众的骚乱,甚至会引发一加串的问题如上访等之类的。冯市长说如果要搬迁也得等待电动机成熟之后,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只是江深集团的一厢情愿,他们之前也派人下去访问了一下老百姓,多数老百姓是不愿意的,市长办公会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做出决定的。
林道同知道这种情况后,他也认为市政府做得对,如果真的引起了老百姓的纠缠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但对陈建国可不能这样解释的,于是他就劝说到:“建国老弟,这一段街道迟早是你的,现在还有一些基础工作没有开展,就等以后把这一段街道的基础工作搞好后再给你吧,那样你也会方便一些的,也更能给你带来更大的利润。”
陈建国知道是这个道理,可他心里觉得别扭,还是认为是市政府的市长大人们在研究这个问题上存有私心,要说真的,成片改造这么一大片,在江源,也只有他陈建国有这个本事,其它人可是望尘莫及的。
陈建国在思想上背上包袱后,就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他老婆汪群问他是怎么回事,在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劝他,市政府有市政府的难处,他们并不是不想让他来开发,而是觉得现在开发可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市政府是怕给他们摆瘫子,留问题。
尽管汪群这样劝他,但还是没能打开陈建国心中的结,他认为自己还是始终想不通这件事的,甚至认为就连老婆也帮市政府说话,虽然后来冯市长出面请他喝酒来调解这个事情,但他还是觉得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也就是说心里的结始终没解开。
在这种情况下,陈建国觉得他为江源市做了这么多的事,就得到这样一个回报,他心里多少存在一些反常的情况,开始是上交国库的税收不那么积极,以至于让政府的财源枯竭,使市政府感到工作的困难,后来他慢慢地减少了在江源市的投资,就开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一章 河砂垄断
陈建国由心结没有解开,心里始终有一个抱怨。
陈建国在前年开始垄断江州区所有河道的河砂后,慢慢地就垄断了江源市内所有县市区的河砂经营权,也就是说整个江源的河砂经营权都垄断在陈建国手下的平安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的手中,说确切点就是掌握在牟成龙的手中。
牟成龙的平安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三百万的价格经营了江州区的河砂经营权,也就是说从二00三年拍卖之日起,整个江州区的河砂三十年的经营权就垄断在了青林平安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