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4/4 页)
言说:北京区委会在冯玉祥倒
戈后,努力在工人学生中发展工作的方针是正确的,已有相当成绩,令人欣佩。只是反对孙
中山北上的一点是左倾的,但现在还来得及挽救。我特别说明这不是一种可笑的错误,而是
由来有目的。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一以后,党内对国共合作过于乐观,后来因为遭受国民
党右派不择手段的打击,又转为灰心失望,走到另一个极端。其实同志们只要想想孙先生在
广东平服商团事变,和对广州英领事的干涉所采取的强硬态度,以及他这次所发表的北上宣
言,就会觉得这个盟友不可轻易抛弃:因此反孙北上的态度是不很适合了。我也指出:这种
左倾的倾向不仅在北京有,也同样存在于中共各地的组织中;即中央前此的指示也不能说完
全没有这种意味。现在孙先生即将到来,时机迫切,还是勇于迅速改正,表示欢迎为是。
由于我的劝说,大会通过了我的提案;并委托我去调解民众团体中关于这件事的不同意
见。根据这一决议,我去进行说服一些站在反对立场的民众团体的负责人(其中包括中共党
员和若干国民党左派),结果甚有成效。
145/151
… Page 146…
《我的回忆》第一册
在孙先生到达天津的前几天,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茶厅里,我约集了两派的重要代表各
三人进行协商。我首先痛陈同系国民党所领导的团体,现在分成欢迎与反对孙中山先生北上
的两派,是至可惋惜的事。我随即提出三点:一、国共两党党员和他们所领导的民众团体应
一致欢迎孙中山先生北上;二、拥护孙先生的北上宣言,一致促其实现,反对一切违背这个
宣言的企图及与军阀实力派妥协的倾向;三、两派民众团体的领导机构应在上述两个原则下
合而为一。
我的主张获得了一致的支持,会谈也由严肃转为轻松;并且决定两派民众团体的领导机
构立即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合并组织的具体步骤。
这场足以使国共关系恶化的大风浪,就这样暂告平息。不几天,中共中央欢迎孙中山北
上的指示也到了。中共的政策也就由怀疑国民党将与军阀妥协,反孙北上,转变为迎孙北上,
促成国民会议的召集。
① 冯在撵曹锟下台后,以曹的名义任命与国民党比较接近的黄郛组织摄政内阁,暂时看守各中央机关。
黄就任后,定十一月十四日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