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页)
喊道:“太子洪福齐天!有水了!有水了!”
马家三兄弟听到此语,精神一振,继而有几分迷惑:这烈日炎炎,热浪灼人,哪里像半点有雨的样子?
……
云台皇帝刘秀的寝殿之中,马玛丽盯着眼前那碗黑乎乎的汤药,迷惑不解。
“朕乃天子,大人不记小人过。”皇帝刘秀竟然意外地和蔼可亲,“你把这碗汤药喝下,朕就饶你性命,送你回去继续侍奉太子。”
“不是吧?你消息来得这么快?”马玛丽惊讶道。
但是刘秀却比她更加惊讶:“消息?什么消息?”
他的话音刚落,寝殿大门就无声地开启了,一向为他侍奉汤药的中常侍走了进来,趋在他身边,小声耳语两句。
可惜中常侍的声音虽然小,马玛丽却听得明明白白:“启禀皇上,京城中有醴泉涌出,将水井河道重新填满。现下满城的百姓们都在争饮醴泉之水,称颂陛下之德哩!”
刘秀脸色大变,惊疑不定。中常侍的声音继续传来:“听闻喝了这醴泉之水,百病全消。可见天怜大汉,时佑圣主!”
刘秀越发惊疑,沉吟良久未决。正在这时,钩盾令也一路小跑着趋进寝殿,将驿马送来的紧急奏章拿给他看。刘秀见奏章正是干旱最严重的两个郡国不约而同发来,言说接连两日清晨有甘露普降郡国全境,滋润农田,旱情稍解。
“荒唐!荒唐!”刘秀顿足道,“连他们也伙同了太子来欺瞒朕吗?”须知甘露一向属于祥瑞之物,哪里那么易得?
但是钩盾令小声说:“随书亦呈上甘露两盘,请皇上御览。又有琅琊国在水崖寻得朱草一支,正快马加鞭进献入京。”
中常侍虽然是宦官,但是常年伴随皇帝左右,颇受宠幸,也是眼光毒辣,一眼便看出症结所在,却不说话,低眉垂首,等了许久,便听到刘秀长叹一声道:“太子天命所归,当继大统。朕无功于国,何谈祥瑞?”
——“是夏,京师醴泉涌出……又有赤草生于水崖。郡国频上甘露。群臣奏言:“……。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帝不纳。《后汉书光武帝本纪》
……
此时此刻东宫之中,众人捧着底下人快马加鞭送来的醴泉甘露,欢呼雀跃。“虽然天未降雨,然地涌醴泉,天降甘露,旱情遂解。苍天有德,老天不绝马氏啊!”马防第一个反应过来,跳起来抱着哥哥马廖大喊大叫。
“好一个地涌醴泉,天降甘露!”刘庄也激动起来,他扶着祭案站起来,只觉得眼前发黑,腿脚有些发软,但饮了侍者送上来的一瓢醴泉之水,那甘甜的味道顿时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孤这就去寻父皇接人去!”
不过太子殿下刚刚要走出东宫,却想起一件事来:“慢着,待孤先去沐浴更衣。”
“去,去请东平王,就说地涌醴泉,天降甘露,孤要去云台求见父皇。请他先去代为美言几句。”刘庄又吩咐道。
作者有话要说:
☆、梧桐雨(二)
云台寝殿之中,刘秀沉思良久,行至马玛丽身前,面目狰狞,声音却温柔的很,仿佛在诱骗无知少女,又像在描述一个动人的谎言:“你运气好。旱情虽缓解,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只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不忍毁了你这张脸。你便将这碗汤药饮了下去吧,朕宽宏大量,既往不咎。你仍可为东宫姬妾,侍奉太子。若是诞下子嗣,将来便有藩国王太后之分。”他说到这里,唇边禁不住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
玛丽公主却并不是个傻子。“这碗汤药里,究竟是什么?绝育药吗?”她慧眼如炬,一语中的。
刘秀被她揭破心思,未免吃惊,但是也没有放到心里去。——不过一个出身寒微的庶女,他不相信她有反抗皇权的能力和勇气。“这是——这将会是大汉身份高贵、最受恩宠的女子必然的命运。”他不惜用动听之至的话哄着她。
正所谓兵不厌诈。为了权力,他连装作死了原配的单身汉骗婚也能心中坦荡,毫无愧疚,骗眼前这个浅薄女子喝下绝育之药,又有什么为难的?
刘秀的算盘打得极精:眼下儿子刘庄爱她,不过受惑于她的美色,他便由着刘庄跟她行敦伦之礼,纾解欲望;可是一旦她生不出孩子来,哪怕再受宠,也不能登上皇后之位。——刘庄的亲生母亲他的原配妻子阴氏,可不就是因为没能生下长子,在贵人的位子上一坐便是十七年?以刘庄待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