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项目也带动了两地经济的互动、两地政府的互动和互助,借力于当年盟委书记刘玉祥书记、连辑书记、梁铁成书记,还有很多历届的盟长。
光明乳业也在10年合作中真正成长、成熟起来,从思想观念、行为到业务发展模式,光明真正成为了全国性品牌公司。过去10年,我们也有很多问题和遗憾:发展速度太慢,解决奶源数量和质量的决心不够大和不够坚决;我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沟通方法欠佳,效率还不够高。
但是10年合作给予我们的财富毕竟是巨大的,今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我们将在新10年的新起点上,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以更高的产品质量,以更健康的发展模式,把鄂温克旗的光明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将尽快把鄂温克旗建成10万吨优质奶源的生产基地。
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日处理奶源500吨的生产规模,在产品结构上成为取代进口奶粉的高新技术工厂(2004年该厂脱脂粉比例已占80%)。
我们将继续以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牧民致富,共同将鄂温克旗建设成为中国草原改良的模范、牧民致富的示范、产业化的先进典型。
光明乳业和鄂温克旗一起发展,一起创造成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爱恨达能(1)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光明的成长史上,尽管与多家跨国公司有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合作,不过,最密切深入也最让人感慨万千的还是与法国达能的那段姻缘纠缠。这是一出长达15年的“恋情”,我们彼此影响,在合作中角斗,在争议中互惠,甚至在欣赏中彼此伤害。这段跨国婚恋,既是光明成长的独特之旅,也深深改变了达能的中国战略。
当我在1992年第一次读到达能关于合资企业的可行性报告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冲击。当时我初进牛奶公司,工资不高,市场化理念尚未建立,而且国有企业还处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没有更多经验可以借鉴。在此情况下,达能的合资报告成为冲击我传统管理理念的巨大激流,里面硬邦邦的数据像块砖砸中了我:达能提出合资公司每年的增长要超过30%,酸奶产品要拥有50%的产品毛利率、17%的市场费用、的品牌技术费用……这些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数字,当时却意味着理念上的鸿沟,再加上方案中提出,管理者和员工的工资要有几倍差异,这对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来说,是特别大的冲击。
惊魂初定之后,1992年3月,我们与达能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后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力排众议,坚持给我们派去的中方财务经理拿到实际的合资企业工资,而非名义工资,那是我当时工资的15倍。我希望这是一家真正的合资公司。
达能也派人了,他们派来的总经理是曾留学法国的何毅先生,我和他的相识源自1992年6月第一次去法国达能的考察。当时我和八厂厂长、公司发展部的经理组成五人代表团前往法国,感受着达能这位“老师”安排的参观之旅。
从飞机降落的那一刻起,我们一直处在惊奇和激动中,何毅全程陪同,他既开车,又当翻译,安排每天的参观行程。在他的安排下,我们拜见了法国达能公司的副总裁兼亚太总裁,听他介绍达能的历史和经营理念,这更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这位法国巨人的认识。当时达能经过了23年的高速发展,坚持着一个经营原则:只做第一第二,绝不做第三。这个原则跟通用的经验如出一辙,只是我是从法国人口中听闻,而更多国人是通过后来杰克?韦尔奇的自传才得知,两者差了近10年。
我们还参观了在里昂的酸奶工厂,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酸奶工厂,我们走进车间宛如走进了中国的宾馆一般,工厂如此艺术化,工业如此规模化,真把我们给看傻了。而当听说那个酸奶厂能年生产10万吨几十个品种的酸奶,供应着法国和整个欧洲的市场时,我们忍不住互相交换讶异的眼神。当时有一家跟随了达能20多年的广告公司给我们介绍达能酸奶的发展历程,我们听着达能酸奶经历的9代发展,看着一个个精彩无比的广告片,真是一种超级震撼与享受。旅途中何毅与我们熟识,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拥有旺盛的精力和高效率的工作节奏,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都还在倒时差,而伴着美轮美奂的法国风光,以及何毅及时有效地讲解法国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我对何毅的印象非常不错,当然对达能的印象也很棒。正是那次法国之旅影响了我的一生,它坚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