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上去,那么,乘坐14号坐椅的就是麦迪和颜妤。出事的也只能是麦迪和颜妤——当然,麦迪有思想准备,他会像那两个年轻人一样吊在坐椅上一直到终点,而颜妤则会坠下去丧命。
汤本来准备在一切调查结束之后,就高山滑雪场索道事故对麦迪实施刑事拘留,以此为突破口,再一次调查核实7年前的水库谋杀案。但是,麦迪的突然死亡使这一计划失去了实际意义。
但是,滑雪场索道事故调查结果对分析麦迪死亡事件却提供了帮助。
……身边的梅发出一声模糊不清的梦呓,并且在翻身的时侯将自己的一只胳膊搭在汤的身上。汤将胳膊拿起来,想送回梅的被窝里,但是,他却借着月光发现了那只胳膊的魅力。胳膊颀长浑圆,洁白如玉,好像刚刚出水的洁白的荷藕,汤的目光顺着手、小臂、肘弯和大臂看上去,就看见了腋下的腋毛。汤在胳膊上轻轻地亲吻了一下,放在自己被窝里,就那样搂着。
汤让自己的思维集中了一下,继续自己刚才的推理:
现在,汤将7年前的水库溺水事故和滑雪场索道事故做了个比较:
这两起“事故”的基本情节是一样的。
也可以说,滑雪场事件是水库事件的翻版。
都是凶手和受害者在一起,就像一起事故。
这就是麦迪做为罪犯的犯罪规律。由此推理:
如果说7年前水库事件是麦迪为了谋杀美馨设计的,那么,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滑雪场事件是为了谋杀颜妤设计的!
如果说在7年前水库事件中麦迪谋杀美馨的动机是因为有了颜妤,那么,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断,滑雪场事件麦迪谋杀颜妤的动机是因为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
有没有另外一个女人存在?
如果存在,那个女人是谁?
汤不得而知。
汤也意识到了,7年前的水库事故和高山滑雪场事故也有不同点:水库事件是已遂谋杀,而滑雪场事故是未遂谋杀。
那么,被谋杀对象会有什么感觉呢?
水库事故中的被谋杀对象美馨已经死了,她无法说自己的感受,也无法对自己的感受做出正当的反应了。
但是,在滑雪场事故中被谋杀的颜妤活着,经历了这么严重的事故,事后她能不好好想想吗?
会的会的——那么,颜妤会想什么?
她会想到麦迪早晨曾经自己单独出去了一会儿,她会想到是那两个年轻人抢占了应该由她和麦迪坐的14号坐椅,她会想到麦迪在索道上的表现。当然,她也可能看到了14号坐椅安全带的卡子是被一种硬器掰伤的。
这样一来,即使是再不懂得犯罪学的人也能看出索道事故其实是一种犯罪行为。颜妤也一定能看出来。
这样一来,颜妤就能够感觉到已经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了。
由此她必然要进一步寻找在自己的头上悬挂“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人。
是谁?
整个高山滑雪场当时没有一个和颜妤有任何关系的人,惟一一个人除外,这就是颜妤的丈夫麦迪。
这个“惟一”使颜妤别无选择。
这是一种凶手的选择。
颜妤开始怀疑麦迪了,她怀疑麦迪在进行一次和7年前水库事件一样的谋杀,她怀疑自己是麦迪的谋杀对象。
这样一来,颜妤和麦迪的利益关系就发生了一个决定性的逆转:颜妤从爱麦迪变成恨甘这一逆转的必然结果:颜妤从受害者变成了报复者。
即使从保护自己的目的出发,颜妤也会这样做的。
这就使颜妤具备了一种动机——对麦迪的报复动机。
如何报复?
用什么手段报复?
在什么程度上报复?
这就和接着在麦迪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关了——麦迪接到两封匿名信,有人用7年前那件谋杀案威逼麦迪,让他到公安局自首,麦迪感到生活无望,畏罪跳楼自杀……
难道写匿名信的真的是颜妤吗?
当然,这只是推理。
那么证据呢?
没有证据。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象设法解释:麦迪在“快进来”小饭店吃完最后的晚餐后,在死亡前那一个半小时他到底在噼?
他干了些什么?
他遇到了什么人?
……梅在汤被窝里的那只胳膊动了动,好像要拉汤,但是,汤还没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