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是他自己跳下去的?”
“是的。是自杀,有他自己的遗书为证。另外,我从沈阳回来以后,我们公司里的同事也是这样对我说的。
“你和麦迪是什么时候结婚的?”
“7年前。”
“婚后你们家庭生活幸福吗?”
“很幸福。”
“你丈夫生意上有什么麻烦吗?”
“据我所知他们公司的效益很好。”
“那么,你丈夫为什么要自杀?”
“你的意思……是问我丈夫自杀的动机?”
“你很聪明。”
颜妤没有马上回答。
她意识到这是警察张开的网,如果她回答说麦迪没有自杀的动机,接下来汤还会问没有动机为什么自杀?如果她回答说有麦迪有自杀的动机,汤也会追问动机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颜妤都不愿意答。她决定少给警察留下可以扩大的缺口。
“我觉得,”她字斟句酌地说:“我们生活得很顺利。”
这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我们?你把自己也考虑在麦迪的自杀动机之中了?”
“当然,一个不贤惠的妻子会给丈夫添不少烦恼的。”
“你是麦迪的原配发妻吗?”
颜妤心中“咯登”一下,汤开始问到正题了。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颜妤是不能隐瞒的,因为麦迪同前妻美馨结婚时经过法律登记,警察只要到结婚登记机关去一查就明白了。
“麦迪还有个前妻,叫美馨。”
“麦迪是和美馨离婚的?”
“不,美馨死了。”
“怎么死的?”
“结婚后麦迪告诉过我。美馨翻船淹死了。”
“麦迪是怎么对你讲美馨翻船淹死的?”
“他说是意外事故死亡。”
“麦迪为什么没淹死?他会游泳吗?”
颜妤又缄缄不语了。
汤这一问好历害,她怎么答关系都很重大:如果她回答说麦迪会游泳,就会*出麦迪在翻船时故意不救美馨的真相,说明她当年就知道真相;如果她说麦迪不会游泳,从逻辑推理上又难以解释两人落水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生还?而且,更重要的是,不管她如何回答,都很可能*她自己曾经是当年那起谋杀的知情者。那样一来,事情就更麻烦了,就是自己把自己往包庇罪上推。
“听说,好像扣翻的小船当时离他很近……”颜妤谨慎地说。
“听谁说的?”
“麦迪本人,还有别人也这么结论,当时负责现场的水库派出所的警察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我就是当时水上派出所的警察。”汤说。
“是吗?”颜妤装做一副很吃惊的样子看着汤。其实她早就知道汤就是7年前水库水上派出所的警察,是在同麦迪一起去高山滑雪场的路上,和汤遭遇后听麦迪说的。她心想,我更得小心一些了。
汤对颜妤说:“不瞒你说,当时我就不同意意外事故的结论。现在,也有人不同意那个结论。”
“谁?”
汤给梅使了个眼色,梅从公文包里取出两封信,递给颜妤。
颜妤接过来,还没看内容,仅从信封上一眼就认出那是自己写给麦迪的两封匿名信。她立刻觉得脑袋胀大。但是,表面*还保持镇静,接过那两封匿名信,她装作在看信,心里却在想着如何应付这个意外事件。
按照颜妤原来的想象,麦迪看过这两封匿名信后一定会立刻烧掉,因为保留有7年前那个秘密字样的匿名信对他是没有一点儿益处的。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偏偏死鬼麦迪保留了这两封匿名信,更不妙的是这两封匿名信又落到了警察手里,这就很可能为警察顺藤摸瓜找到她提供线索。
“这是两封匿名信。”颜妤看过后问。
“是两封匿名信。”
“你们在哪弄到这两封匿名信的?”
“在麦迪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谁给他写的?”
“我们也想问你这个问题。这个自称‘水库目击者’的人是谁?”
(87book)“不会有什么目击者吧?”颜妤顺口而出。
(一直记录的梅插话问:“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会有目击者的逻辑推理,就是说当时出事的现场只有美馨和麦迪,而这两个人又都死了,那么这两封匿名信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你的意思是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