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春季的天坛繁花似锦,二月兰、丁香、芍药等次第盛开,色彩最为丰富。
3、游客服务中心在北门内西侧,可借用轮椅;派出所在西门内北侧。
4、圜丘坛西侧的神乐署凝禧殿有明清时期的祭祀音乐——中和韶乐表演,现场演奏。持神乐署门票或通票免费观赏。神乐署开放时间:08:00…18:00(旺季);08:00…17:00(淡季)。音乐表演时间:09:00…09:20;10:00…10:20;11:00…11:20;13:30…13:50;14:30…14;50;15:30…15:50。
下一站:
游览:出公园东门乘坐地铁到前门站下车可到前门,或出公园西门乘坐2、17路或快速公交线到前门下车亦可;从公园西门乘坐826路可到达颐和园。
美食:出公园东门,乘坐地铁到东直门站下车向西走一段可到簋街;或出公园北门,乘坐106路电车到东内小街下车到簋街。
购物:出公园东门,过马路左转50米即为红桥市场;乘坐地铁1号线到永安里站下车可到秀水市场,到王府井站下车可达王府井商业区;出东门直行150米路南为36路车站,可到达潘家园;出西门乘坐729、744路可达王府井商业区。
先农坛——皇帝亲耕之处
当大批游人纷纷涌向天坛,祈年殿和回音壁前人声鼎沸之际,与之一街之隔的先农坛却孤零零的门可罗雀。很惭愧在北京活了三十几年却从未踏足先农坛一步,它也是一个祭祀先祖的坛庙,只是默默不为人知,仅仅作为一个地名存在着。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被公推为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氏,又称为先农。他曾遍尝百草,亲事农耕,解决了天下百姓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五谷种植,“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这始终是中国历代帝王统治国家的基本国策。于是在明代北京城建成之时,一座用来祭奠炎帝神农氏的坛庙——先农坛在永定门内庄严落成。
明清两代的皇帝对于先农坛的祭祀大典不曾丝毫怠慢,也因此当你怀着轻慢之心而来,毫无准备地走入太岁殿前的广场之时,会立刻被如此开阔的视野所震惊,九五至尊的皇权威慑力依旧存于那宏丽的宫殿和壮观的祭坛之上,甚至院内那些参天的古树和空气中隐约流动的威严的气韵,都会让你的身影顿时变得渺小下去。
先农神的拜台、清帝观看大臣耕作的观耕台、供奉神农神龛的神库、储存粮食的神仓、更换服装的具服殿、亲耕后举行庆贺的庆成宫,经过修整的先农坛已基本恢复了原貌。到观耕台前的一亩三分地走一走,这里可是当年皇帝亲耕的土地,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祭祀礼毕,都要在这块地里耕种一番,当然只是形式上的“三推三返”,但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亲耕的象征性场面却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农业文明始终占据支柱地位的重要体现。
最宏伟的建筑当然还是太岁殿,歇山顶、黑琉璃筒瓦绿色剪边、和玺彩画、汉白玉三出台阶,营造的依然是皇家尊贵的非凡气质。内中的殿阁现已开辟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是华夏文明篇章中尤为精彩纷呈的部分,婉约的、雄浑的、富丽堂皇的、清新典雅的,各类风格被木材砖瓦泥石彩画演绎得淋漓尽致。宫殿、寺庙、陵墓、园林、佛塔、民居,各种建筑形式各有各的规则和精彩。在这里学会分辨屋脊的样式分为几个等级,明白四合院门楼的高低贵贱,下一次再与古建筑对视而立的时候,你便能够多读懂一些,多深入一些,也多热爱一些。
到达:位于东经路21号。乘坐2、7、15、20、110、120路天桥商场下车向西沿南纬路步行可到。
门票:15元。学生8元。残疾人、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儿童团体免票。导游讲解团体票30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延伸景点(5)
美食:新北纬饭店旁边有一家洪运轩饭庄,据说是全北京最好吃的涮羊肉。
京城百工坊——手工业大师汇集的地方
历史上的北京手工业曾经极度繁荣,从文人雅士把玩的珍品,到黄髫小儿手中的玩具,无不浸透着能工巧匠的才艺以及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雍容华贵的景泰蓝,金碧辉煌的金漆镶嵌,巧夺天工的玉雕,晶莹剔透的料器,惟妙惟肖的剪纸,还有内画鼻烟壶、葫芦、绢人、石雕、泥塑……如果在一个地方能够欣赏到这些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亲眼目睹它们的产生过程,甚至有机会亲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