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4 页)
没看见,就那么一仗,司令写文章说是司令打的,政委写文章说是政委打的,副司令说是副司令打的,一仗变成了三仗,让后人笑话我们呐!活着的人只顾说自己的功劳大、说自己英雄。这种战史、军史、回忆录有什么用?历史不是写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您才有责任把真实的历史写出来留给后人。”秘书说。
这时,周希汉的骄傲和清高来了:“哪个讲我不写了?我现在不写。市场上卖东西的都说自己的是真货,你信哪个的?怕你哪个的都不信。我周希汉就是不凑这个热闹!”
“可是,万一将来……”
他听明白了,但没介意,淡淡一笑:“来不及写,就算了呦!还是那句话,历史不是写出来的。我周希汉是个什么人物,不用我自己说。”
说罢,他呷了一口茶,然后将茶杯盖上。
18。将军的晚年(1)
(1)“实际上,我早已经离休了”
周希汉是1987年5月正式离休的。接到这个命令时,他正在昆明。
这天,他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辉之邀去昆明市郊的安宁洗温泉。
在这之前,在住处,他刚刚接待过两次老部下。
这些老部下都已离休,见到分别多年的“老首长”,个个都很激动,但“表现”各不一样。其中一位当年的10旅著名战斗英雄,60刚出头,身强体壮;据说曾被拟议提升到大军区甚至更高的领导岗位,不知什么原因搁了两三年,后来接到的却是一个离休命令。在众多争先恐后大声发言的老同志中,他始终沉默着,在一旁呆呆地望着“老首长”。一些老部下似乎对离休不大满意,发了不少牢骚,有的说:“现在的政策,初一十五就不一样!”
这话引起一阵笑。周希汉也跟着笑了笑,笑过之后说了一句:“乱讲,你只会乱讲。”
过后,他专门对自己的秘书小韦说:“有些老同志他们年纪大了,思想跟不上,发牢骚也许有他们的委屈。你们年轻人不要受影响,不要跟着一起犯自由主义啊。”
就在这一谈话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