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接着逗周太安玩。
这个事情后来让陈赓知道了,戏谑周希汉说:“周大公子‘空袭’林彪司令员。”
十几年后,在北京,戴着红领巾的周太安随父母参加一次晚会,在休息时,他第一次见到林彪,林彪拉着他的手跟叶群说:
“这就是希汉在延安生的那个儿子,都长这么大了。”
叶群开玩笑地说:
“我还记得,他比豆豆小几天。对了,他还尿了你一身。”
(3)
“文革”刚刚开始时,周太安和芭蕾舞演员郁蕾娣谈恋爱了,她在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中饰吴清华。一次人民大会堂召开文艺界的大会,郁蕾娣正好坐在叶群的身边,叶群十分亲切地说:
“‘红色娘子军’我们一家都喜欢看。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喜欢你扮演的吴清华。欢迎你有时间到我家去玩。你要来,打个电话给我,我派车来接你。”
郁蕾娣觉得副统帅家请她去玩,当然很高兴,把这事告诉了周太安和周希汉。周希汉听了后,语重心长地说:“我建议你不要去,你是演员,靠的是你的业务能力和艺术水平,不要去搞什么关系,找什么靠山。”
郁蕾娣虽然有些想不通,但还是听从了劝告。以后叶群问起,她都是以业务忙为借口婉言地推辞了,为此,叶群很不高兴,以后见了郁蕾娣十分冷淡。
不久,林彪成了接班人,周希汉在海军机关被批斗,戴高帽,下跪。周太安曾十分天真地问父亲:
“现在整您的都是林彪的人,你为什么不去找找林副统帅,找他讲话,这些人就会放过你!”
周希汉沉默着,半晌才说:
“我不反党,不反社会主义,也不反毛主席,他们打不倒我,我也不用找什么人。再说林彪派人来海军就是夺权的。我们这些人被批斗,他是知道的,他如果想保你,不用你讲话。他如果想整你,想搞臭你,找他也没用。这就是###。”
九一三事件之后,郁蕾娣才体会到父亲的告诫是对她政治上莫大的爱护。
(4)
1971年9月初,周太安到北京出差办事顺便回家看望父母。
9月14日深夜,周希汉回到家里,表情十分高兴。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儿女们就从没见到他如此高兴和轻松过。他神秘地向太安招招手,要儿子随他到楼上的书房,然后,笑着向儿子伸起食指和中指,做了一个向上又向下的动作。儿子莫名其妙地看着父亲这个手势。周希汉见他没“懂”,又把这个手势又做了一次,儿子依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下周希汉才急切地说:
“中央出了大事。我刚在人民大会堂听了周总理的传达,总理宣布了中央的纪律不允许讲。你慢慢去琢磨吧,反正是好事!”
太安觉着父亲的手势一定代表着十分令人振奋的消息,于是匆匆赶回自己的房间,给同学和朋友打电话,打听小道消息。已经是深夜一两点了,可他打电话所到的人家没一家睡觉,说话的语气都蕴含着少有的轻松和快乐。他打了许多电话,每个人都说中央出了大事,是好事;谁也不说出确切的消息,只有一个人在电话中十分神秘且耳语般地说:
“是林家出事了!”
这时,太安才悟到父亲手势的含义。
17。骄傲的战将
(1)
周希汉打了一辈子仗,堪称我军的杰出战将,他戎马生涯有三个最突出的特点。
一是身上没有一块伤疤。
二是他的好朋友不多,但与陈赓、陈康、李成芳、许世友等人是“铁杆”。许世友打仗很“牛气”,但对周希汉始终十分尊重。
三就是他的聪明和清高。
因为聪明、智慧,周希汉清高,恃才傲人,有人说是“骄傲”。他的老上级杜义德在评价他时说:“许多具有聪明才智非同凡响的同志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骄傲、清高的弱点,希汉同志也未能例外。特别是仗越打越好,功劳越来越大,他的弱点也时有表现。”
他说的这个弱点,就是“骄傲”。
对于周希汉,一直有个“骄傲”的说法。
一次,陈赓旅长敲着他的脑袋说:
“你这颗脑子就是比一般人聪明,要是不骄傲,打几仗下来,你就可以做旅长了,我给你当参谋长!”
“老领导,”周希汉笑着说,“我哪能让你做我的参谋长呀?所以,我这缺点也改不了啊!”
(2)
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