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纳入到公务员铨选标准里面去。
话说元结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不良少年,至于干过哪些坏事已经无法考证。快二十岁的时候,鲁山县来了位新县长,名叫元德秀,是元结的远房堂兄。这元县长是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为了伺候老娘,连进士都不肯考;老娘非要让他去考,他就背着老太太上京城,结果就考上了———所以蛀书预言,那些背着老妈或老爸上大学的孩子们将来都会有大出息。元延祖见儿子不成器,就把他交给元县长,请县长大人亲自做家教。
县长出马,一个顶俩。元结学了几年,果然学问精进。后来,他又师从萧颖士,更是学了一肚子学问。天宝十三年,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主考官杨浚看了考卷,长叹道:“太不像话了,这一科尽是些不成器的货色!所有的人中,也就元结的成绩突出一点而已。”于是录取了元结。之后,元结又考取了制科,能做官了,却遇到安史之乱。时值全国上下鸡飞狗跳,元结官没做成,只好郁闷地跑到湖北大冶的猗�Ф炊懔似鹄矗�焯旄�娓浮Ⅳ构�且黄鸾杈平匠睢T�岬木岂�兰凭褪钦飧鍪焙蚺嘌�鹄吹模�罄此�词�溃骸坝惺狈甓窨汀!北鹑瞬欢�裁囱�目褪恰岸窨汀保��痔岜首髁烁鲎ⅲ骸胺蔷仆剑�炊窨鸵病!比绱饲看识崂恚�挠行┟�科�劝桑�
后来,唐肃宗要求国立长安大学的苏源明校长举荐人才,苏校长推荐了元结。当时正是前线战事吃紧的时候,唐肃宗召见元结,看了元结所写的三篇 《时议》,觉得这小伙子不赖,将他提升为监察御史,让他到前线带兵。让人吃惊的是,元结打仗居然也有一套,后来襄助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来瑱被诛杀后,他还代理了一段时间节度使呢。
元结受父亲的影响,对做官兴趣也不太大。代宗即位后,元结便借口要回家伺候母亲,辞官不干了。到后来才接受了一个著作郎的清闲小官,天天写文章、作诗,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再后来,朝廷把他派到他父亲做过县政府秘书长的道县做行署专员。当时道州刚刚遭受西原蛮的洗劫,一个州居然只剩下四千户人家了,可是上头分派下来的农业税却一点都没有少。元结比高适有出息,高适不愿意拿着鞭子找老百姓收税,只好做缩头乌龟,玩失踪;元结可不干,税一分不交不说,还立马给新华社写了篇内参,皇帝看了心生怜悯,开恩豁免了道州当年的税费。就这样,元结在道州招抚流亡,使当地经济渐渐恢复。皇帝见他能干,又把附近八州都交给他治理,他不但把GDP搞上去了,还跟当地原来热衷于搞分裂的少数民族同胞搞好关系。方世玉的老丈人雷老虎的口头禅是“以德服人”,元结才是真正做到了这样。所以元结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时,治下八州百姓纷纷拦路挽留。做官能做到这个地步,无论如何,比某些为官一任、为害一方的鸟人还是强了不啻十万八千倍。
元结有一个陶渊明一样的父亲,又有一个重德不重文的老师,再加上身罹离乱,不喜欢写文采斐然的诗当然就在情理之中了。元结的诗质木无文,几乎到了不能叫做诗的地步。离乱中他把书箱中自己和朋友的诗随便找了二十四首,编成一个叫 《箧中集》 的小册子,这些诗全都是带有明显复古性质的“拙”诗。当然,也许“拙”而“真”便是元结选诗的标准。因为,经过安史之乱血与火的劫难,盛唐之音划上了休止符,唐诗是应该找寻另一条发展的途径了。不管元结的艺术追求是否代表唐诗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正诗圣杜甫对他是比较肯定的。诗圣写了 《同元使君舂陵行》 赞扬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就算元结的诗只是唐诗园地里一株不开花的小草———或许并不鲜亮,却总算是七彩唐诗里颜色的一种呀。
因为,不管怎样,对于这样一个好官,咱们不能要求太多,是不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刘长卿:枉做了两次贪污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726?-790?),字文房,河北河间人。可能是因为嵩山离京城较近便于赶考吧,刘长卿年轻时在此地苦读,直到考上进士。据姚合的说法,刘长卿是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蛀书颇为疑惑:及第如此之早,为何长卿先生直到二十多年后还只是个小小的吴县公安局长(长洲县尉)呢,恐怕蜗牛爬得也比他要快吧?
刘长卿做官倒有些能力,“能使纲不紊、吏不欺”。但他是直肠子,又有点恃才傲物,未免有些让上下级都感到有些压力。对上司翻白眼、对下级管理严格,这样的人能舒舒服服地做官,那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