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还包括未来欧洲和平所依赖的联盟。拥有统一战线的意大利及罗马尼亚都觉得他们吃亏了。
战败的奥地利、匈牙利及保加利亚为其领土及人民的损失而哀伤。只有南部的希腊是他们的友邦。在南斯拉夫内部,人民除了语言几乎没有共同点,对新国家的意义也从未达成过一致看法。二战中,南斯拉夫为其所得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德国的大力帮助下,其邻国夺回了它在和会中赢得的领土,其人民也开始彼此攻击,互相残杀。虽然共产主义领导人铁托再次使其恢复统一,但在巴黎和会承认其合法存在七十年后,南斯拉夫开始解体。其邻邦一如1919年以来一样,静静地在一旁不安地观望。
。。
罗马尼亚(1)
和会正式开始前几天,谣言传到罗马尼亚,称小国中只有比利时和塞尔维亚被邀请参加。罗马尼亚首相扬·布拉蒂亚努盛怒之下,召集所有协约国大使抱怨说:“罗马尼亚被当成一个需要怜悯的可怜虫,而不是拥有正当权利的盟国。”他指示大使转告各自政府,罗马尼亚一直是忠实的盟友(可疑的表述);他影射塞尔维亚要不是遭受进攻肯定不会参战;他还提到与祖国失去联系的人们(他的政敌,有的流亡到巴黎);他警告说,如果协约国一招不慎,将会失去在罗马尼亚的所有影响;他还威胁撤军(从哪里撤军并不清楚)。协约国大使把这些奇怪的论调传达给各国政府,并加上自己的警告:不可疏远罗马尼亚,因为它可以作为反抗俄国及其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缓冲器。然而由于大国本来就认为罗马尼亚应该参加,所有举措及警告就显得毫无必要。
罗马尼亚人自认为地位重要而且对和会怀有很高期望。早在1月8日,英国代表团的哈罗德·尼科尔森与两名罗马尼亚代表举行简短会谈:“他们说他们‘羞愧难当,不讲内政问题’。然而在外交问题上,他们毫无廉耻,竟然要求匈牙利大部分领土。”罗马尼亚还想要已经占领的俄国的比萨拉比亚以及北部奥地利的布科维纳。要求的确过分却不难实现,因为俄国军队无力阻止他们,匈牙利及奥地利也势力大减。罗马尼亚进军占领了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以及布科维纳,使和会的最终决议悬而未决。一切都必须等奥地利与匈牙利条约草签后解决。
在巴尔干地区,罗马尼亚索要匈牙利的巴纳特时面临更大困难,因为南斯拉夫也要求占有这部分领土。这块僻静的牧区从特兰西瓦尼亚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山麓向西一直延伸到匈牙利平原南端,1919年曾引起不少争议。这是一块富庶之地:占地1万1千平方英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勤劳的农民在这里生产出大量粮食;成群的长毛牛在草场放牧;肥硕的家禽、家畜在农场四处觅食。巴纳特基本上没有工业可言,也没有人口超过10万的城镇,伟大的历史遗迹更是少见。因此,与其说它壮丽,不如说它风景如画。
1919年1月31日,罗马尼亚及南斯拉夫代表出席最高委员会。一周以前,中国人、捷克人以及波兰人分别陈述了各自的情况,这个先例使劳合·乔治大为担忧,而且绝不止他一个人。在此之前的一天,他询问日程安排是否应该更加紧凑严格。“他认为有关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讨论是完全错误的。他没有用‘浪费时间’,因为那样太过挑衅,他已经看见威尔逊总统眼里的怒火!同时他认为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果他们着手处理领土问题,就应该坚持下去并做出一些决定。在一次没有结果的讨论之后,委员会最终接受鲍尔弗的意见:不妨先听听罗马尼亚及塞尔维亚的想法,因为那样可以使他们更高兴。就像鲍尔弗的其他建议一样,这个提议同样华而不实。
那个阴冷的午后,夜幕逐渐降临,布拉蒂亚努向大会陈述罗马尼亚的情况。他的演说内容丰富,表达有力,言辞优美精炼,并且自认为自己很重要。他曾在巴黎的高等学院接受教育而且从不让任何人忘记这一点。他喜欢别人看见他拿本法国诗歌躺在沙发上欣赏。曾在和会一次午宴上见过他的尼科尔森对他印象一般:布拉蒂亚努是个长胡子的女人、高超的骗子、布加勒斯特的知识分子,很不讨人喜欢。他英俊潇洒,经常把头偏向两边,在镜子中捕捉自己的侧身像。他还乐于讲一些造作的文字笑话,以为是地道的巴黎风格。女人们非常喜欢他,有人说:他有“瞪羚的眼睛,老虎的下颚”。风情万种的罗马尼亚女王玛丽亚回想起一个月圆之夜,满月使他“多愁善感”。她不太客气地对威尔逊说他是一个“无聊、讨厌、乏味的人”。
尼科尔森说他“装腔作势”地打开公文包,然后贪婪地索要整个巴纳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