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3/4 页)
王、贤王、左右将军觐见。”
老将军的头一下子抬了起来。他吃惊地看着年轻皇帝挺直冷峻的背影。
“……陛下,陛下您……”
皇帝转过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倚重的老将军。
“怎么,你觉得惊炫?”
深吸了口气,老将军禀道。
“陛下,我们什么都没得到,且昭国边境的情况并不如我们预先所料,这样的情况下出兵,必定是……”
“呼延,看来你没有认真地读探子们送来的消息。”
皇帝打断了他的话,称呼也变了。年老的将军僵了僵,垂首站在御前。
“打败这五百骑兵的,不是昭国的将军,而是一个女人,一个偶然经过栗子坡的女人。她确实厉害,不过你真认为这是一场两军间的交锋吗?不是,呼延,好好想想,不是!朕的骑兵,是败在大意之下,他们没想过区区一个小镇上,会有人设下那样的陷阱捕捉他们!但若真是两军排兵布阵,这样的伎俩,你觉得还会有用吗?”
唇边刻出一个冷冽的笑容,皇帝缓缓踱下台阶,走向大门。
“天灾肆虐,我西梁若不绝地求生。就再没有出路了,不管昭国军队有多么强悍!呵,更何况如今这昭国的西北道驻军,早已不是当年东静王麾下的雄师。没有了东静王,没有了那些将领,没有了严陌瑛,朕倒要看看,那聊城还能不能挡得住朕这一国百姓饥饿的马鞭!”
“呼延,你老了!留守国都吧,朕要亲自出征。”
天边滚过一个炸雷,把夜色笼罩的草原顿时照得亮如白昼,经过了年初干旱之灾的这片大地终于迎来了甘霖。但已经晚了,这雨来得太晚,在灾难中反反复复折磨的西梁已经无法等待雨后慢慢迎来生机。
他们要用刀和剑,去抢夺那富庶国土上丰美的粮食,去抢夺那趁着天灾从他们这里掠走的财富。
尽管栗子坡一役让昭国人知道了西梁潜在的威胁,但在警戒了几日,西梁却全无反应后,聊城的神经松了下来。虎威将军长舒一口气,他倒不是怕打仗,而是他清楚地知道手握兵权的将领在皇帝心里。有着怎样的地位!
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岂知那万骨的顶端,最终必定会摆上将军的头颅!
所以,不理会僚属的劝告,虎威将军迟迟未对西北驻军做出任何调整或指示,只是传了令,要各级军官警惕草原上的动静罢了。
既然主帅都对战争抱持着如此态度,自然上行下效,聊城依然一派平和。直到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交班的哨兵互相打着呵欠,说着粗俗的笑话,当他们意识到耳边逐渐拢来的有若雷鸣的巨响并非来自天上时,聊城那高大的城墙前,已经如蝗蚁般布满了西梁黑衣黑甲的骑兵。
冲在最前面的将领,正是西梁勇猛之名远播的年轻皇帝。从未正面接触过战争的新兵们自然是不认得,但那有如鹰隼藐视大地的气势,让他们初次尝到了“可怕”的苦涩味道。
“——快!快去通知将军!西梁来袭!西梁来袭!”
反应过来的校尉大吼着,被那震动天地的马蹄声惊醒的人们早已奔窜出来,毫无准备的昭国军队如慌乱的羊群一般在城楼上下奔走。
整个城市顿时为惊惶笼罩,看着满街乱跑的士兵,聊城百姓更为恐惧,在这骚乱中,严陌瑛亲自挑选出来的一群人开始行动起来。
悄悄打开南边的城门,他们按照严陌瑛的计划劝百姓们舍弃家财并带领他们较为有序而又不能明显地露出组织痕迹离开聊城。尽管这些人早已融入聊城各个角落,对一切状况了若指掌,但这毕竟是项庞大的工程,当百姓们奔逃在通往封城的路上时,昭国军队已经明显抵不住西梁凶猛的攻势,他们。也开始一步步地败退。
当日申时,聊城失守。
作为边关重镇,聊城里留下来的当然不止是百姓们的积蓄,西北道驻军最大的粮仓也建在聊城中,还没来得及被退走的昭国军队烧毁——西梁人终于得到了他们为之拼命的粮食与财富。
烽火,也终于传到了京城,不久,聊城失陷的消息也摆到了弘光帝华美的御案上。当震怒的皇帝失去理智地喝问“虎威将军何在”时,西梁人正把战死的昭国人的尸体丢入聊城旁的山谷中,再填埋上土石。一身血污的虎威将军被压在层层摞摞的尸体下,早已魂归地府。
这时,整个边关早已陷入巨大的恐慌中,不止是聊城,以它为中心辐射开来的百里之内的村镇居民都舍弃了家园,带着仅有的一点财产逃往关内。放眼望去,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