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会的各个方面,但实际上他们并未对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干预。各省总共大约只有2000个主要机关。把一些青吏也算上的话,清朝直到1800年也总共才有两万来名政府官员。如果说这么少的“满大人”(欧洲人对中国官员的称呼)竟能统治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地方精英(即获得科举功名的缙绅阶级)的辅助之功功不可没。
三、明代的社会与文化
科举制度
在明代汉人结束了异族统治之后,又恢复了唐、宋时期的衣冠制度。这就大大提高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三个级别进行:首先在县里举行童子试,考中者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府试,考中者为“秀才”,算是已经取得功名,可以免交赋税、免服徭役、不受体罚。秀才们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例行考试斥去一些不合格者。再上一级考试为各府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考生们在科场号棚里挥毫作文,考中者为举人,中举率大约为1 %一2 %。中举者可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师举行的会试,考中者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后即获进士或同进士出身,这时就可以担任官职了。
朝廷也允许某些人不经科举考试而直接进入仕途。如高官的子孙可以享受父祖的余荫而世袭功名甚至官职。另一个途径就是用钱捐买功名。在这一点_仁明清两朝和前代做法一样,都是用这种办法来增加朝廷的收人。通常捐官者只能得一虚衔,并不担任实职,这样他虽身列缙绅,却未步人仕途。因此,尽管一些有钱人(主要是大商人和大地主)可以通过捐官进入士大夫阶层,“正途出身”的知识分子仍然受到最高的尊敬。捐官因此起到一种“安全阀”的作用,使得一些并非文人的热衷功名者进入统治者的行列,另外也为政府(尤其是国格匾乏之时)提供了财政收人。19 世纪时,获得举人以下功名者有上/ 3 都是用钱捐买来的。
一般来说,科举制度为朝廷提供了大部分的官员人选,亦成功地网罗了国内的精英来为国家服务。各县、各省的中榜人数都有限制,这样可以保证各地的均衡。考生的试卷有时请抄手另行誊写并隐去姓名,这样在阅卷时就可以防止循私舞弊的现象发生。在省一级的乡试中由朝廷派人监考。科举是由礼部而非户部负责的,后者负责为进士授职委任等事。;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遴选程序的普遍性与公正性。
科举考试有个缺点,即只限在经过宋儒(如朱熹)评注的四书五经之内出题。出于对经典的热情,明朝在1487 年规定了以八股取士的制度,要求考生用不到700 个字,骄四俪六地“代圣人立言”。八股文在后世被认为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心灵。
明朝为考生设立了“官学”,各县、府也都奉旨设立一了该类学习机构。其主要功能并非是教学或寄宿之用,而是招收学生并定期举行考试。真正的求学生涯始于家塾,在官宦人家尤其如此这样学生不仅叮以直接向父辈请教,同时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动力与榜样二明清两代的启蒙读物是《 三字经》 ,该书产生于13 世纪,通过合辙押韵的三字句,将一些最纂本的知识与教诲浓缩在365 句话中。其中开篇几句,“人之初,性本善”,概括了孟子厂’为后人接受的“性善”说(这种观点对于信奉原罪说的四方传教士而言,曾是一道严重的理解障碍),因此,童蒙在识字之初也就被灌输以儒家的思想。
学术
明代的最高学术机关为翰林院,其中各位翰林都是进士出身的百里挑一的大学者,并常常担任应制草浩的重大任务。明代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即主要在这一儒学堡垒中得到体现。此外,全国还有三百来处私人书院,均仿宋制建造,是学术研究和论辩以及编撰图书的中心,通常由高官巨贾襄助举办,有些甚至还得到朝廷的提倡和扶植。书院中有不少享受免费待遇的学者和儒生,并且形成了一些图书馆。翰林院有时亦刊行学术著作并保藏印刷著作的雕版。
皇帝对文学艺术的奖掖和提倡,是他巩固自身作为国家和儒家文化领袖之地位的重要手段。这种风气始于1407 年,这年《 永乐大典》 成书二《 永乐大典》 共有11095 册,囊括了前代关于历史、政治、伦理、地理等方面的所有重要著作:该书由2000余名学者编辑而成,由于卷帙繁浩因而无法刻印。今天保留下来的不到400册均系手工抄写而成在此之后的200年中,在朝廷、官员和学上及家族的襄助鼓励「,刊行了大量了书籍,J 铆手,包括玄篇巨制的类书、卷帐繁浩的专一著文章及各式各样的纯文学创作,这一盛况足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