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4/4 页)
注'二'易说卦曰“离为火,为日”也。
注'三'平帝时,王莽作书八篇戒子孙,令学官以教授,吏能诵者比孝经。音义云:“言用之得选举之也。”
注'四'尽谓尽其哀戚也。
注'五'易谦卦九三爻:“劳谦君子,有终吉。”
注'六'遗,忘也。
注'七'事见论语。致犹尽也,极也。
注'八'左氏传臧武仲之言。
注'九'前书翟方进为丞相,遭后母忧,行服三十六日起视事,曰:“不敢踰国制也。”
注'一0'公羊传之文也。何休注云:“重夺孝子之恩。”
注'一一'惮,难也。
注'一二'礼记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臣闻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一'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干、坤,下经首咸、恒。'二'孔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三'夫妇之道,所谓顺也。尧典曰:“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降者下也,嫔者妇也。言虽帝尧之女,下嫁于虞,犹屈体降下,勤修妇道。易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四'妇人谓嫁曰归,言汤以娶礼归其妹于诸侯也。春秋之义,王姬嫁齐,使鲁主之,不以天子之尊加于诸侯也。'五'今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违乾坤之道,失阳唱之义。'六'孔子曰:“昔圣人之作易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池,鷪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七'今观法于天,则北极至尊,四星妃后。'八'
察法于地,则橥山象夫,卑泽象妻。'九'鷪鸟兽之文,鸟则雄者鸣鸲,雌能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近取诸身,则干为人首,坤为人腹。'一0'远取诸物,则木实属天,根荄属地。'一一'阳尊阴卑,盖乃天性。且诗初篇实首关雎;礼始冠、婚,先正夫妇。'一二'天地六经,其旨一揆。宜改尚主之制,以称乾坤之性。遵法尧、汤,式是周、孔。'一三'合之天地而不谬,质之鬼神而不疑。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符出地,五韪咸备,各以其□矣。'一四'
注'一'语见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