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炖品的飘香,所以雷晓飞对炖品菜式的印象深刻。
炖品的制作是把需要炖的原料全部放进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开水,然后把容器密封,放入锅中,隔水滚四个小时左右,上锅下盐即成。用此法炖出来的菜,汤水清、浓、甜,食品香、焾,既好吃又补身,适合男女老幼食用。
做炖品就要有炖品盅,但在当代,还没有炖品菜,哪来的炖品盅呢?雷晓飞清楚,在前世做炖品是用一个瓷的、有内外两个盖子的炖品盅,小的炖品盅普遍是两到三碗水左右的容量,刚好够一个人食用;而大的炖品盅就可以做到六七人食用的分量;再大的就要用瓦罐、瓦盆之类代替。
雷晓飞去找烧陶的钱师傅,把炖品盅的式样、尺寸和要求告诉他,让他看能不能帮忙做十个八个这样的炖品盅,钱师傅思考了好一会才告诉雷晓飞:做成这个样子虽难,还勉强可为,而整个炖品盅烧成细瓷却超出了现代的烧陶水平,他们只能烧一些粗陶器。雷晓飞想:烧成粗陶器,密封存气肯定没那么好,但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将就着使用。
过了几天,钱师傅送来了十多只炖品盅,炖品盅除了没法搪细瓷外,基本符合雷晓飞的要求。雷晓飞收了盅后,谢过了钱师傅,就着手开始做炖品。
雷晓飞决定先做两样简单的功效明显的炖品试试市场的反应。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后,雷晓飞想好做的两道炖品一是他曾经做过的“天麻炖猪脑”,二是“药材炖牛鞭”。
雷晓飞选择这两道炖品有他的想法。
“天麻炖猪脑”这道炖品中,天麻和猪脑都有补脑的功效,天麻炖猪脑有治疗眩晕眼花,头风头痛,神经衰弱的作用,经常用脑的人喝了可以补脑,当代的有钱人,基本都以做买卖为主,做买卖的人哪个不挖空心思赚钱,当然要补脑了。
而“药材炖牛鞭”这道炖品则有补肾壮阳,益精补髓的功效,适用于虚损劳伤、腰膝酸痛、肾虚养胃、耳鸣目眩、老年瘦弱等症状,无论哪个年代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想自己雄风不衰、金枪不倒?
基于以上原因,雷晓飞选择这两道功效明显的炖品,用来作投放市场的试验品。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两道炖品的主料,猪脑和牛鞭都不用钱买。
第42章炖品见效
“天麻炖猪脑”因为雷晓飞已做过,所以也算轻车熟路了,而且这道炖品的用料和调料都简单,所以,基本不用怎么准备,只是把天麻和猪脑收拾好,放入炖盅,隔水炖四个钟就行。
至于“药材炖牛鞭”这道炖品,雷晓飞却是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吃过,只是在一些书中见过一些介绍而已。他绞尽脑汁想了很久,也想不起书中介绍的药材配方,就只好决定从胡医师赠送的食经中,偷师从一些壮阳的食谱中筛选几种药材。
雷晓飞让赵屠夫帮忙收集到当时人们弃之不用的牛鞭加来后,先把牛鞭去尽表皮,用锐利尖刀插入孔内部剖开洗净,入沸水氽后漂凉,撕去浮皮,刮净杂质,再氽数次,直到没有气味为止,才连同枸杞、党参、淮山药、熟附片等药材一起放入炖盅。
炖品下锅,煮到水滚开后,调至文火再交给洪彪,吩咐他注意火候,然后他再去忙别的。
一会儿,雷晓飞回来一看,却见做炖品的炉子里的火熄了,他忙问洪彪是什么回事,洪彪苦着脸说:这个文火很难把握,放柴多了变武火,柴少了又容易熄。雷晓飞想了想,让这个粗汉干细活确实是有些难为,他就去叫雷叔进来烧火。
雷叔毕竟有数十年的烧火经验,而且也比洪彪心细,所以火候很快就得到控制。这时雷晓飞心想:做炖品最重要的是这文火,以后如果做炖品要上规模,那么凭雷叔一个人烧火是吃不消的,况且,这样浪费了一个劳动力,也不划算,得好好地想想办法解决此道难题。
晚饭时分,炖品出锅了,雷晓飞正想着找谁来试验炖品,“天麻炖猪脑”他决定了让林先生试,因为他曾听林采微说过,林先生有偏头痛的症状,不过不是很严重,只是间中有时用脑过多就痛。他想让林先生吃几次这个炖品,看能不能治好他的症状,以验证这道炖品的功效。但“药材炖牛鞭”就不知找谁来验证了。
胡医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报道了。他看到雷晓飞捧出两个没见过的奇形怪状的容器,就好奇地问:“雷小哥,这是什么东西呀?”
雷晓飞告诉他是炖品时,胡医师就像嗅到鱼腥的猫,急步上前,揭开炖炖盅的盖子,当他发现盖子里面还有盖子时,愣了一下,又揭开了内盖,他看了看、嗅了嗅说:“雷小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