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3/4 页)
都能锻炼,就是太监不能锻炼!一断了就没了!
“你说这个钱宁到底是哪路的神仙,居然把我们都给绕了进去。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朕也看出来了,陈于壁以为他要把供状交给张位,张位以为供状早到了赵志高的手里,到最后他却谁也没给,反而给了朕。这一招高明呐!等于是告诉众人,他的后台和背景是朕!这下谁也不敢再挑他的刺,给他上眼药了……”看着朱一刀窘迫的脸色,万历轻笑着换了话题。
“没人能把皇上给绕进去。钱宁是被夹在了中间,左右为难。他就是像是个媳妇儿,上面要孝敬公婆,下面还要安抚孩子,中间还得伺候丈夫!苦日子还在后面呢!首辅赵大人那边肯定是不会认他了,以他的为人,也不会去投靠张位等人。浙江不能乱,改稻为桑还得进行下去。两头不买他的帐,不累死,也要愁死。若是掣肘太过,只怕他就镇不住浙江了……”联想起钱宁现在的处境,老朱也不由得感叹道。做官自然有做官的规矩,可是实事还是要做的,若是既想周寰其中,还要做出些事情,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己现在才发现,身在官场,想要为百姓做出点实事,竟然牵涉到朝中上上下下无数人无数派系的利益!这还怎么做下去?
万历的眼神却亮了起来。这话跟之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说的几乎一模一样。还真没看出来,这个心眼简单的朱一刀也能想到这一层。如果能够留给自己的儿子……
老朱也蓦然反应过来,自己怎么能在皇上的面前说这些,锦衣卫第二忌讳的事儿就是议论朝政。朝政如何有司礼监和内阁,自己一个千户夸夸其谈,言多必失!他头上的冷汗顿时冒了出来。
“说的好,说下去!朕并非是个庸君,也并非没有容人之量,这世上的事,坏就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改稻为桑也是一样。钱宁是很苦!”万历并没有表示出什么不满的意思,反而眉头越皱越紧,“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钱宁。只有他才能镇得住浙江,也有这个资历。改稻为桑要靠他,安抚百姓也要靠他,最后丝绸的售卖还是要靠他。他不能累死,更不能被愁死,国库里没银子,还是得让内阁的赵志高陈于壁去想办法,八分归国库两分归他们,朕也认了;七分归国库三分归他们,朕也忍了!可他们如果还想多捞,连钱宁也不能容,逼反了浙江,朕也就不能再容他们!”
“什么一切为了国策,为了改稻为桑?口号倒是喊得震天响,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真当朕是聋子瞎子不成?这天下是朕的,天下的银子也是朕的!他们从朕的口袋里掏钱花,难不成还要朕感谢他们?张位派到钱宁身边的李化龙要保,看住他们!可人还是少了……来人!暗中传个话给张位,沈一贯他们若是再推荐什么人去浙江,一律披红照准!”说话间万历的眉宇间越发显露出厉色。
一个狼群毫不犹豫地高声答道:“是!皇上!”
“还有,你去告诉杨金山,宫里这边不许再为难钱宁!他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万历又突然喊住了正往外疾步走出的狼群。
“皇上放心,属下明白!”
“内阁的会议完了?”看见张位走了进来,沈一贯和高启华,还有李化龙都站了起来。
“一切在御前就已经成了定局,这个会议与不议结果都是一样的。”张位面色很不好看,重重地坐到了椅子上面。
三个人不禁面面相觑。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半晌,沈一贯才开口道:“大人,那钱宁请求朝廷给浙江赈灾调粮总该答应他吧?”
张位无奈地摇了摇头。
“总要有个道理吧?”一听事情变成了这样,李化龙也坐不住了,他声音不禁带上了些气愤!改稻为桑是皇上亲自提出的,现在浙江出了灾祸,朝廷怎么可以坐视不管?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底下怎么能有这样的事情?
“还要什么道理?就是为了让浙江的那些丝绸大户就地拿粮食把老百姓的地给兼并了去,还美名其曰‘以改兼振,两难自解!’这还都是小事,下面的丝绸大户想兼并土地,他们那些人想借着这件事把浙党彻底打垮!为了布局斗法,老百姓的命又算什么?”高启华也不禁拍案而起!
“那钱宁现在做些什么?”沈一贯好像想起了什么,赶紧问道。
“钱宁不死心,跟着赵志高和陈于壁去了户部衙门,想让咱们户部给他调些粮食过去。”张位低着头,面无表情地盯着脚下那只到处乱转找条路走的蚂蚁,“实在不行,咱们就给他调些粮食罢了!”
沈一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