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4 页)
置喙。”赵志高沉吟了一下,这才一字一顿地答道。
“你这话言不由衷!”万历皱起了眉头。这群老家伙,让你们治国安邦没什么好办法,争权夺利倒是心眼多多!斗吧,往死里斗!明年若是少了一两银子,朕再跟你们算总账,“钱宁当浙江布政使,后来又兼着浙江巡抚都是你向朕举荐的嘛!什么时候用人罢人都是朕一个人说了算了?”
赵志高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搞得有些一愣。皇上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觉得自己这一阵子太过出风头了?他好不容易又燃起的斗志顿时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站在那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钱宁抬起了头,他知道,皇上在心里已经对赵志高有了意见。虽然没有见到赵大人,不能提前告诉他情况,而且还与陈大人发生了如此尖锐的独立,可是他们提拔重用了自己,他们可以无情,自己不能无义:“当时赵大人举荐臣,皇上重用臣,都是希望臣能上不辜恩,下能安民。可现在臣在浙江左右支绌,显然已经不符封疆之任。恳请皇上革去臣职!”
到了这个地步他也知道,就算是不被革职回了浙江,自己也不会被赵志高陈于壁视为自己人了,而且自己也不可能反过去再投靠张位,不然跟那三姓家奴吕布又有何分别?自己都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能够善终就已经烧高香了!
“你这是准备撂挑子了?”万历的目光又落回道钱宁的身上。
“臣不敢!”钱宁立刻跪伏下去。如此是非之时,还不如自己主动走人,若是不趁着现在,等到将来他们把自己赶出浙江,那这辈子就白活了,这官也白当了。
“敢不敢朕也不会让你撂挑子!你这人有两点朕还是知道的,一是识大体顾大局,二是肯实心用事。浙江是朝廷的税赋重地,又是产丝绸的重地,就冲着那三十万匹的丝绸,眼下没有你不行!赵志高!”万历又把脸转向一边,对赵志高说道,“你以为如何?”
赵志高屏气凝神道:“圣明无过皇上,眼下浙江确实还离不开钱宁,但他的担子又太重了些,皇上既然问臣,臣以为可以让他辞去浙江巡抚一职,只任浙江布政使。这样,让他既能把握大局,又能多费心思用在改稻为桑上。今年那三十万匹丝绸的生意必须要做成,这些事责成钱宁尽力去办!”
万历的脸上这才算是露出了些许微笑:“这才是老成谋国的话!至于赈灾和改稻为桑,下去后你让钱宁和内阁的人议一议,拿出个办法来。两难若是能两顾总是好事。”
“是,皇上。”赵志高躬身一揖。
“钱宁,你听到没有?”万历又微笑着望着钱宁道。
“……是!皇上……”钱宁泪流满面地跪伏在地,他怎么也没想到,皇上居然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虽然自两头都不会再买自己的帐了,可皇上能够允许自己继续干下去,这却是最好的结局了。等到了明年自己再递辞呈,说不定还能善终。n!~!
第2第32章
。看着台阶下泣不成声的钱宁,万历的心中又有了一丝明悟,朱一刀说的对,此人心怀万民,尽管他现在已经彻底的得罪了自己的老师陈于壁这边,又不肯叛变投靠到张位的一边,那让他直接投靠朕好了!有朕给他做后盾,这些人还想怎么找他麻烦?一个个都精的跟猴一般,这个大势又怎么会看不明白。
他示意一边的魏朝把钱宁给扶起来,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你们难,可朕也难,朝廷也难!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
所有人顿时都跪了下去。
“还有那个李化龙,有经世济民之才,该督察的还是要督察,该指点的还是要指点!有他在,会少走不少弯路。你们该干嘛就干嘛去吧……“言语间,竟然一个人向着大殿深处走去,再也不理殿上跪着的众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于是山呼道。
朱一刀从偌大的紫铜香炉里把檀木拨弄了下,又用厚重的手帕把一个小铜壶给拎了出来,顺手又添了几块檀木,盖上香炉盖子,这才拎着铜壶在紫砂杯里满满地倒上了一杯温热的水,接着端着紫砂杯走到了万历面前:“皇上,请慢用。”心里却在咒骂不已,这活分明是死太监们干的,万历让自己做是个什么意思?莫非是要把自己给阉了当太监?他不自觉地打了个冷颤。
“以前没伺候过人吧?也难为你了,看看这紫砂杯,正常的倒法是七分足矣,你却倒了满满一杯……哎,这人呐,还是要多锻炼锻炼!”万历轻轻嘬了一小口,又把紫砂杯给放到了案几上,似笑非笑地看着老朱。
老朱一张脸被憋的通红,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