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打消她的积极性,把自已平身所学倾囊相授,几年时间,他就力不从心了,因她聪明绝伦,芳名远播,很多自诩为有些才能的人都争相与她比赛题诗,而她也来者不拒,因为年幼,全然不懂男女有别之嫌,那些所谓的男女授受不清的道理对她来说充耳不闻,由于她的心思全放在学问上,俨然就是一个假小子,这一点可以从她日后的诗里看出,如她的《下邽感旧》: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
第3章 失家园离乡背井,丧亲人劳燕奔命
或许是天妒红颜,到幼薇五岁的时候,不幸降临在鱼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让鱼父悲惨地死去,而且荡尽了几乎所有的家产,幼薇欢乐的童年生活就此终结,孤儿寡母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生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一下子跌入了人间地狱,失去了房屋,失去了财产,变得一贫如洗,下邽再也呆不下去了,收拾地震废墟上捡来的几件破衣和其它零星的东西,母亲牵着年幼的幼薇,蹒跚着随着逃荒的难民一起漂泊,一路上到处有昏倒的饥民,啼哭之声不绝于耳,夫唤妻,母呼儿,儿哭爹,孙泣爷,哀哀切切,惨不忍睹,且说鱼母挽着幼薇挨挨衬衬,走走停停,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随着颓败的人流逶迤而行,腹内肌肠辘辘,眼中泪水涟涟,心中痛楚酸酸,口里淡淡能出火,喉内辣辣欲冒烟,身上带的少许的干粮己吃尽了,但要走的路还很遥远,她准备投奔她的姐姐,她娘家只剩一个亲人,父母亲都去世了,她的姐姐家就在长安,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是否还能找到她,但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去,为了女儿,她不管路途遥远,不管旅途艰辛,忍饥挨渴也要到达长安,就在刚才她把仅有的一点干粮给幼薇吃了,自己忍着饥饿顽强地走下去,但是身体没有了能量,四肢无力而前路茫茫该如何是好?但是千万不能绝望,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她告诫自己,如果倒下去就是两条命,就一切都完了,自己这半条贱命丢掉也就罢了,但不能失去鱼家的唯一血脉,她悲哀地想着,脚步蹒跚而行,幼薇虽然年龄小,但也表现出惊人的意志来,她小小的年纪就要直面残酷的现实灾难,她幼小的心灵却要承受难以忍受的生命之痛,面对命运的折磨,她仿佛有着一种与身俱来的坚韧,她懂事地不哭不闹,她从没有象此刻这样深刻地理解生活的艰难,她体恤地不给母亲增加额外负担,除了偶尔要母亲搀扶一下,但是现在她也意思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不一会她的预感就得到了证实,母亲终于倒下了,在连续两天的饥饿和劳累下,终于熬不去了,沿途的景象悲惨之极,荒凉的路上,陆续有人倒下,没有人去管别人的死活,在这种境况下,连自身都姓命堪忧,谁还气力去管别人的死活,悲剧在不断地上演,人人都在与死神赛跑,落后者就被无常搜去了,幼薇声嘶力竭叫喊着:“妈妈,妈妈,我的妈妈要死了,谁能救救我妈,请好心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救救我妈”幼薇凄厉的哭喊声在空中回荡,也有不少人停下了脚步,看看躺在地上的鱼母,然后又摇晃着头,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开了,稚嫩的童音渐渐地微弱了,就在幼薇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传来,仿佛来自天外,“小姑娘,你不要哭,让我看看你娘是怎么了,”说着就蹬下身子,先用手探一下她的鼻息,露出欣慰的笑容,“还有呼吸,你娘没有死,”然后食指用力掐着她的人中穴,见她身体微微地抖动了一下,再把一下她的脉,说她的脉搏很微弱,可能是身体太虚弱了,“你娘有多长时间没有吃东西?”“我娘有两天没吃东西了,”“哦,是这样,我这里有一些干粮,我另给你一杯水一起喂给你娘吃,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好的,”说着话从怀里拿出一小袋干粮,然后再从背襄里拿出一个水壶,挽起她的上半身,先向她的嘴里灌点水进去,女人渐渐转醒,嘴唇濡动着,似乎想说什么,但终于说不出口,那男人轻轻地说:“你不要动也不要说话,你太虚弱了,要保存体力,先吃点东西吧,来先吃点东西帮助恢复体力,不要急,慢慢咽。”说着就把一小口一小口干粮放进她张开的嘴里,如此往复,果然一会儿女人就坐起来了,微弱地说:“谢谢您!谢谢恩人!”男人说:“你不用谢,看到出来你是可能也是受过难的人,这里到处都是难民,老天真是作孽呀,让这么多人无家可归,这些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恐怕也难以挨过饥饿的侵袭,还好你虚脱的症状不是很重,要不然我也救你不了,你在附近找一处可供歇息的地方,好好休息几天,不要走动,待身体复原了再走,这里有点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