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礼贤下士,便投到忽必烈麾下。
忽必烈征大理时,董文炳随军前往。大军到吐蕃后,忽必烈派他率四十六名骑兵去前方侦察探路。董文炳为了探明敌情,一直率队深入到白蛮腹地。白蛮首领得了高和、高祥二人好处,埋伏在险要处偷袭四十六骑。四十六骑奋力反击,董文炳更是身先士卒,赤背挺立在射来的箭簇弹石中,沉着指挥,身受数创而全然不顾。白蛮大惧。董文炳率队击退白蛮,占领了山寨。可是,四十六骑也死伤过半。白蛮在溃逃撤退时放火烧山寨,带走所有能吃的东西。他们找不到吃食,只好把马杀掉充饥。山路陡峭难走,路上又时有敌人追堵偷袭,战死饿毙,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董文炳和另外两个人!他们也都受了重伤,又累又饿再加上伤痛折磨,每走一步都要忍受极大的痛苦,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他们想的是,一定要找大部队,返回大营。他们相互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慢慢向前挪动,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地。忍受的痛苦可想而知!幸亏遇见从大理返回的使者,将上述情景报告给忽必烈。忽必烈被董文炳的忠贞和坚韧深深地感动了,立即派董文炳的弟弟董文用,带着三匹好马,把他们接回大营。
董文炳的忠心和坚毅,给忽必烈留下极深的印象,成为他的心腹爱将。所以,忽必烈把这次攻打台山寨的重任交给了他。
台山寨并不大,虽然城墙全是青石垒成,十分坚固。但忽必烈觉得,凭着董文炳的勇猛,很快攻下来是不成问题的。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天了,还迟迟没有攻下的捷报传来呢?攻不下台山寨就会影响大军渡河,忽必烈心中焦急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董文炳比忽必烈还着急。他接受命令以后,立即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台山寨团团包围。自以为台山寨以是成瓮中之鳖,攻下来是绝对不会成问题的。可是,出乎他的意外,宋军的抵抗竟是那样顽强,依仗高厚坚固的城墙和准备充足的弓箭投枪、滚木擂石,负隅死守,拼命反击,给人一种孤注一掷、与城池共存亡的感觉,打退了董文炳一次又一次的强攻。董文炳曾与宋军多次交战,觉得这次与以往大不相同,好象守城的宋军一个个都急红了眼,拼着性命来保城池不被攻破。莫非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董文炳是位善于动脑筋的将军,决定停止攻寨,把其中奥妙探个究竟。
一天夜里,哨兵捉住一名偷偷从城墙上逃出来的宋军。经过审问,得知是去宋营搬救兵的。董文炳还从这个俘虏口中探出了守城宋军死守城池的内幕。
董文炳对俘虏说:“宋军已丢下你们撤走了,城外有我数万大军重重包围,你们为什么还死守一座孤城?我想你不会不知道城破以后是什么结果?你们为什么不弃城而逃,那样还有可能保住性命。”
俘虏听了,神情沮丧地叹了口气,绝望地说:“逃?怎么逃?拉家带口的能逃得出去吗?光我们逃出去有什么用?剩下妻儿老小怎么办?”
“拉家带口?”董文炳一怔,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问,“怎么?城里的宋军都带着眷属?”
俘虏说:“唉!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守城的将士大都是本城人,家都在城内。他们很清楚,城破以后全家都活不成,只有保住城池,等待援军到来,才是保全家小的唯一希望。所以,大家拼命死守。兵书上不是有以一当十的说法吗?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守城的决心,何止是以一当十,简直是一个顶一百个!一千个!你要想攻破城池,除非把全城的人杀绝!把台山寨夷为废墟!否则,是绝对攻不下台山寨的!”
董文炳这时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一个小小台山寨如此难攻,原来症结在这里。
董文炳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一个攻心智取方案。
第二天拂晓,旭日初升,霞光万道,把台山寨和江淮大地涂上了一层艳丽的辉煌。董文炳率领众将催马来到台山寨前,距城门一箭地的地方停下,董文炳居中,一字排开。
霞光映照在董文炳的铠甲上,金光闪烁,熠熠生辉。董文炳在马上向城头抱拳施礼,大声说道:“城上的弟兄们,本将军有礼了!你们一定是在等宋兵来救你们吧?很对不起,叫你们失望了!你们看,他是谁呀?”
出城搬救兵的俘虏被绑在马背上,由北军士兵押过来。
城上宋军将士看见,不由大惊:“啊?!”
董文炳见城上宋军反应强烈,知道攻心术发生了作用,决定趁热打铁,用温和的口气大声说:“弟兄们报效赵宋朝廷,忠心可嘉,在下十分敬佩!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南宋君王昏庸,奸臣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