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来应该做些什么呢?川军战士们在驻地中等待着上级的命令。身在军营就是身不由己,即使上级下达不符合实际的命令,士兵们也不得不接受。没有上级的命令,士兵也不得擅自行动,哪怕是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只是士兵们有权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在做赌注,去赌上级们口中所谓的荣誉,为一件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去拼命。他们渴求在战场上光荣地与敌人战死,但不希望自己成为某种阴谋的牺牲品,在不知不觉中被毫无理由地剥夺掉生存的权力,失去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
他们一直在等待命运的安排。
作者题外话:在第十五章中,代表川军的刘世英与部队战友一起,赴山西太原对日作战,初露锋芒。第一章到第十章是作品的前半部分,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出来的;从第十一章到第二十一章的内容,则是基于历史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大致情节我参考了《川军》,《御倭传奇》以及《重庆大轰炸》等书的内容,在此对原书的作者表示感谢,读者自此也能大概明白我对故事人物,背景和情节的设计思路。川军部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付出实在让人感动,没有理由不给予尊敬。刘世英的性格特征是参照杰伦所设计的,如果杰伦不能出演的话我会感到非常失败,责怪自己没能打动杰伦的心,当然也不能打得太狠。希望广大读者们能够鼎力支持,战斗在千里之外的刘世英需要你们的支持。
第十六章
就在川军等待中央的进一步命令时,122师听到了许多关于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原来阎锡山在太原丢失后,为了推卸责任,指责川军作战不力,军纪不良,与共产党有来往密切,并请求蒋介石将其调离山西。蒋介石听后大发脾气,要将川军赶回四川,后来在白崇禧的劝说下,准备将四川境内的川军调往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所在的山东,以顶替弃阵而逃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保卫军事重城徐州。川军在愤怒与不满中服从了蒋介石的调遣,乘坐运兵列车向徐州方向赶去。
这时122师在太原经过一些列战斗,给部队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但由于火车车次与装载有限,再加上与其他几路友军一同调往徐州,因此火车上显得很是拥挤。运兵列车刚一到站,士兵们便你拥我挤地往铁皮车厢里抢,场面一片混乱。刘世英与王名扬也试图在车厢中找到位置,却被人群推搡地不能如愿。
刘世英见状,知道自己挤不进去,于是准备再想其他办法。刘世英在列车前后四处寻找了一番,发现车头部位有一些可以站立的地方,于是拍拍仍在试图抢位置的王名扬,说道:“王名扬,我们到车头去,那里有位置!”
王名扬顺着刘世英手指的方向观察了一番,又回头看了看拥挤的人群,随即点点头,和刘世英一起向车头跑去。两人迅速登上车头,抓住车头的一些突出部位,站立在脚下的铁板支架上,然后回头看了看仍在争抢位置的战友,相互间得意一笑。但是很快有人发现了他俩的举动,立即赶过去和两人挤在一起,于是车头前仅剩的一点儿位置也随即被站满,整个列车严重超载。
刘世英苦笑着对王名扬说道:“这里虽然也挤了点儿,但是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总比呆在那闷罐子车厢里要舒服得多,你说是不是?”
王名扬听后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了什么,问刘世英道:“徐州离这里远不远?”
“不是很远,但照这个样子看来,火车可能得跑两三天才能到达。”
王名扬一听傻了,“那我们睡觉怎么办?”
刘世英顿时也明白过来:“糟了,我把这一点给忘了!”
这时火车已经开动了。两人面面相觑,回头向后面一瞧,只见连车厢顶部都已经坐满了人,想要换个位置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耸耸肩,接受了这一现实。
好在沿途风景不错,常常有百姓在路边赶来送别,还向战士们分发水果食物,两人倒是没有饿着。虽然此时已接近年末,天气已经变得很是寒冷,但刘世英与王名扬依然兴致勃勃,一路谈论着路上的所见所闻。然而就在此时,沿途传来了首都南京失陷,日军屠城的不幸消息,气氛顿时变得异常压抑。
川军战士们相互讨论着南京的事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国之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京,在唐生智坚持了仅仅两星期之后便宣告失守,城内还发生了异常血腥的大屠杀,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老人还是幼童,妇女还是男子,大多都没有逃过被侮辱和虐杀的命运,这让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感到愤怒:想不到日本人竟然会如此残忍和野蛮,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