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裼��貌斡胝呔��牍芾淼牟还娣渡踔链澈斓浦�猓��錾缁岢戮傻谋J毓勰钜彩撬�敲��睦丛粗�弧5�簧壬刃√齑埃�诜沤�杂�耐�保����饲逍碌目掌��
1980年可以说是陈春先人生的分界点。之前,他是位成功的科学家,无尽辉煌;之后,他由科学家向创业者的身份转换,而“屡战屡败”的创业经历让他心力憔悴,不断重塑着自我的痛苦。
陈春先,1934年出生于成都—个书香世家,父亲陈之长乃清华大学早期留美学者,曾为中华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属畜牧兽医领域权威专家。他自幼才智过人,18岁入党,19岁因成绩优异被四川大学保送至前苏联乌拉尔大学及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深造。还是普通学员时,即以科研突出而名声鹊起。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接见留苏中国学生,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时,陈春先坐在第三排。
1970年代,陈春先在中科院物理所研制“受控核聚变托克马克”装置
归国后,陈春先在中科院物理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后来在合肥建设成功中科院核聚变基地,该基地直到目前在规模和水平上仍为国内之冠。1978年,陈春先和陈景润、何祚庥、郝柏林被中科院破格提拔为正研究员,同时他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而1978到1980的三次硅谷之旅彻底地改变了陈春先的生命轨迹。
80年代,中科院物理所在中关村已经从40年前70户住家、276口人、周边坟地占了土地30%多的自然小村变成了中国最大的、也是世界少有的智力密集区。这里每年推出的科研成果数以千计,令人遗憾的是,却往往束之高阁。此时的美国,一大群科学家在波士顿“128号公路”两旁创办了几百家高技术工厂;一大群知识分子在硅谷开垦了“新技术扩散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80:呐喊——中国个体户元年(8)
“中关村的人才密度和素质并不亚于美国的一些地方,只是潜力没有挖出来。”这是陈春先访美归来的感受。在回国后的两个月,陈春先狂热地四处向上级呼吁,“美国高速度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特别快,科学家和工程师有一种强烈的创业精神,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发明、专有技术和知识变成产品,自己去借钱,合股开工厂。”终于,北京市科协认可了他的想法,借给他200元钱,并开证明准许他在银行开一个账户。
1980年,北京的这个冬天特别寒冷,仅12月就下了六场大雪。有报道说,这年冬天的下雪量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23日,中关村某仓库一角发生着一件惊天动地的事,陈春先办起了国内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陈春先提出,“服务部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这些思路后来成为建设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思想。
与一帆风顺的科研经历不同,陈春先的创业一开始就显得非常坎坷。在布满蜘蛛网、落满灰尘的库房角落里,陈春先低调的做事,却依然引起中科院内外的震动,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定认他不务正业。然而只要有生意上门,他还是会乐此不疲地去谈判。于是,在创业的第一年,服务部有了两万多元的收入。陈春先给服务部同事每人每月发了15元的津贴。
陈春先他们确实在获取体制外的收入,虽然这笔钱在凌志军《中国的新革命》笔下“少得像是在开玩笑”。即便是这样,一个思想僵硬、体制束缚且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陈春先之举很难不招致恶毒的非议和状告。告状的人忿忿地说,“陈春先居然给自己长了两级工资。”
在毫不留情的指责中,陈春先被扣上了“扰乱了科研秩序”,“歪门邪道、腐蚀干部”的帽子,甚至遭到上级部门的审查。但倔强的陈春先则坚持自己没错,不做检讨,最后竟然闹到查账封门的地步。
1983年,事情才出现转机。新华社记者一份题为《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的内参,引起*、胡启立、方毅三位中央领导的重视。三位领导先后就此批示:“陈春先同志的做法完全对头,应予鼓励”、“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可请科技小组研究方针政策”。《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随后对陈春先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