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寺薜匮侨撕退孤逦哪嵫侨艘�尤肴���牵�匦胱袷厝���堑墓婢兀�扇���侨肆斓肌�
经过一系列小规模的战役之后,巴尔干各国陆续从土耳其独立出来。到1914年,曾一度威胁维也纳的大帝国在欧洲仅存色雷斯的一块弹丸之地和伟大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这些新国家获得了象征国家地位的标志:报纸、铁路、大学、艺术学院和科学院、国歌、邮票、军队和王室,主要来自德国。
在混乱的塞尔维亚政界,帕西奇得以存活,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死刑、流放、阴谋、暗杀、车祸他都经历过,而且全部幸免。他以牙还牙,对敌人也采用这些手段。英国作家丽蓓卡·维斯特一点都不相信有关他事先知道暗杀萨拉热窝大公阴谋的传言,她说:“农民出身、受传统巴尔干教育的政治家,如塞尔维亚首相帕申希先生,在被怀疑参与杀害国敌的阴谋时不会感到难为情,但英国人却会,比如鲍尔弗先生或阿斯奎斯先生。”
1919年,对于任命前往巴黎的代表团领导人选问题,辅佐其老父执政的亚历山大王子坚持要求推选帕西奇,也许是为了让他离开贝尔格莱德。令帕西奇大为恼火的是,他必须和克罗地亚新首相特伦比奇分享权力。一个塞尔维亚官员对一位英国来访者抱怨说:“对塞尔维亚人来说,一切都很简单,但对克罗地亚人来说,一切就复杂得多。”特伦比奇是个典型的克罗地亚人,他来自达尔马提亚海岸,精通意大利语,热衷于意大利文化。当帕西奇梦想着消灭奥匈帝国时,特伦比奇还是其国会一员。在那里他学会尊重先例,找各种理由说明不能作某件事情。虽然他一生致力于创建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南斯拉夫国,但他把塞尔维亚人视为野蛮民族,深受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影响。他对一位法国作家说:“我希望你不要把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及达尔马提亚人和斯拉夫人与土耳其人的混种——尚未完全开化的塞尔维亚人相提并论,前者由于几个世纪以来与奥地利、意大利及匈牙利在艺术、精神及文化方面的交流,已经彻底西方化了。”
到1914年,特伦比奇坚信他的人民必须脱离奥匈帝国才有前途。1915年,他和一位记者及一位年轻的雕塑家一道在伦敦成立南斯拉夫国家委员会,希望建立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南部斯拉夫联邦。这似乎又是一个零星散布于欧洲首都城市的自命的委员会,追求无法实现的理想。大国都没有预料到奥匈帝国会解体(直到1918年他们才意识到),塞尔维亚人一心建立大塞尔维亚,对联邦毫无兴趣。即使协约国考虑奥匈帝国所属的南部斯拉夫地区,也是为了在交易中讨价还价。1915年,在秘密签订的《伦敦条约》中,英、法、俄将一大片斯洛文尼亚领土及达尔马提亚海岸北部许诺给意大利。条约还暗示,塞尔维亚将得到达尔马提亚及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其余地区,甚至可能得到一部分克罗地亚领土。
特伦比奇及其支持者,其中包括北美地区繁荣的克罗地亚人及斯洛文尼亚人社区,对此非常不满。帕西奇及塞尔维亚人拒绝加入由平等成员组成的联盟。特伦比奇大为失望,他甚至说要放弃一切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出租车司机。在伦敦,他们的事业拥有少数但很有势力的支持者,其中包括一位富裕的学者兼语言学家罗伯特·赛顿·沃森和威克汉姆·斯蒂德,此人战前曾是《泰晤士报》驻维也纳记者。两者都厌恶腐败无能的奥匈帝国并自愿为解救它而努力。据英国驻罗马大使说,威克汉姆·斯蒂德尤其热衷于南斯拉夫事业,因为他曾与一位非常聪明的南斯拉夫女子“像家人,而不是像夫妻一样”一起生活过多年。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及波斯尼亚在战争期间依然属于奥匈帝国,许多士兵忠实地为其战斗到最后一刻。由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人,甚至还有塞尔维亚人组成的奥地利军队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成一片废墟,打败塞尔维亚军队并迫使其政府流亡,占领塞尔维亚,奸污、虐待平民。无论他们与萨拉热窝暗杀活动有什么牵连,塞尔维亚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50万人口中,12万以上在战争中丧生。战争结束时,无论特伦比奇及其委员会如何强调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也很难使敌人互称兄弟姐妹。另一方面,还不清楚他们是否有其他选择。
。 想看书来
南斯拉夫(3)
随着奥匈帝国再次陷入军事灾难,尽管有许多人并不太情愿,但南部斯拉夫人最终还是走向了独立。由于战败及保护国俄国垮台,塞尔维亚逐渐接受建立南斯拉夫国的意见。在科孚岛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