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任海信电器总经理的汤业国在9个城市同步推出了他们的ITV——互动电视。一个“宽带寡头”诞生了。
但是,1999年海信推出“机顶盒”失败的悲剧会不会重演?
“宽带寡头”的命运如何?
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没有人能够掌控市场。所以,2002年1月10日,也许将是海信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刻,但谁又能肯定这不会是一个黯淡无光的时刻呢?
“在人的一生中,能挑出某一天作为改变未来的转折点,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很少见的。对于立志改写历史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在他们的一生中,往往有历经磨难、甚至有许多转折点。在他们经历的岁月中,会一再遇到需要作出——不仅影响自己事业,而且影响全世界历史的——重要决定的时刻。”
海信何以成为海信(5)
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对于周厚健和海信来说,我们总能找出许多个“某一天”,证明他们随时都在承受偶然带来的欢乐和痛苦。
5
很多人会问“海信为何会成功”,我曾给出“八大经验”的答案。但是,我们今天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回答:海信何以成为海信?
“八大经验”当然重要,它提供了技术模式。但“海信经验”没有解决使命感和价值观的问题,而这才是“海信何以成为海信”的确凿答案。
如果说,在海信奉行的价值观中,要找出一个真正有推动力,且又不为他们自己所知的,那就是速度。我曾说过:速度,更快的速度。这就是海信法则。
我们回头来看。真正能够推进海信成长的,表面上看起来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最本质的是速度。管理革命、稳健财务、低成本扩张、追求卓越的文化、技术创新,无一不是“海信速度”的助推器。
没有它们,当然不可能出现“海信速度”,但“海信速度”却最终造就了海信。
要想让这个行业坦坦荡荡、自动地改变和革新,基本上不大可能。现在,整个行业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面临着一个生存或者死亡的选择。
海信人会选择什么?
海信人又在想什么?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不再是规模、方向或管理细节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基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海信选择了速度,于是我们就见到了现在的海信。
于是我们便明白:海信何以成为了海信。
� 为什么“速度”才是海信法则?
� 你认为在中国企业推行TPI/TPM能获得成功吗?
� 海信是何以成为海信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颗信芯改变了一个时代
春天是这样到来的: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沉睡的小虫。它们开始蠢蠢欲动,从睡梦中醒过来,从泥土中钻出来,从沉寂中喧嚣起来。它们开始爬行、吞吐、成长,它们开始挣扎、蜕变、飞翔……
一场春雨过后,曾经灰暗荒凉的世界变成了绿色天堂,“一道道春水流过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一条条花河”。
那一声春雷,惊醒了整个大地。
那一声春雷,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2005年6月26日,海信在青岛炸响了一声惊醒中国电视制造业的春雷。“hiview信芯”,一款由海信历时4年自主研发、达到同类芯片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已成功实现批量装机。
一颗真正的“中国芯”诞生了,它的诞生意味着“7000多万中国彩电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
海信,用一颗“信芯”惊醒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海信,用一颗“信芯”改变了一个时代。
青岛
青岛。2005年5月19日。
在青岛市东海西路海信大厦23层的办公室里,周厚健正在写一封信。他似乎有无数的话想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总理阁下,”他写道,“去年6月20日,您来海信视察时……”
他放下笔,走向窗前。
对面就是大海,是胶州湾和太平洋。一百多年前,德国人的军舰就是停靠在这里,青岛的屈辱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青岛成长的故事也正从那时候开始。
从胶州湾出发的一条河流通向莱州湾,河流以东的土地便成为中国最富饶的胶东半岛。河流在地理上将山东一分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