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于是把柴禾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禾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禾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禾就走了。很多时候,老板的激励和讲话让下面的人听起来像是天书,下属不自觉地当了卖柴禾的农民,这种交流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对牛弹琴,错的不是牛,而是弹琴之人,明知是牛,还弹什么琴!
……
典型错误用人观念十一: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在前面提到,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所做的事情、企业理念及用人方式完全不同。盲目照搬就好比将老虎和山羊的食谱调转,就算双方都吃下去也消化不了。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一个民营企业的总经理对一家跨国企业十分敬仰,他不仅仅在组织架构上模仿该企业,而且将该公司的人员请过来,连使用的IT系统都采用该公司曾经使用过的。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不要说全球,就是在中国他们的营业额也不过是那家跨国公司的2%左右。结果,该公司在如此这般调整后连续隐跌。这位总经理曾经问过我,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否因为执行力不够。这哪里是执行力的问题,问题是您在邯郸学步!
▲虹桥▲书吧▲BOOK。▲
第37节:第四章 经理人百态(1)
第四章 经理人百态
第一节 怀才不遇型
职业经理人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商战的战士。他必须取悦自己的老板和客户,也必须证明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是最好的人选。天生我才必有用,正确给自己定位,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怀才不遇。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有一些怀才不遇的情结。有调查表明,这个世界上只有5%的人对自己的收入满意。换句话说,大家都认为自己拿少了。实际上,对现状有些不满意未必是坏事,只要不过分就行。一旦有些过分,自然就多了些怨天尤人的成分,感觉怀才不遇,这就坏了。事实上,作为企业的领导,最忌讳的就是喜欢听故事,用一些所谓怀才不遇的人。怀才不遇,这是真实的谎言。
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有缺点的人扬长避短就是了,然而,很多不成功的人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有缺点之人,而是有致命缺陷的人,是次品,甚至准确地说是废品。例如,一个人口才佳、思路清晰,但总是一事无成。一旦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此人非常懒惰,做事有始无终。然而,在初次接触的时候你能够发现吗?他能告诉你吗?有些人,看上去非常大度,但这些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打死狗论价。试想这样的怀才不遇者,谁人敢用?谁人能用?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口才很好,反应也很快,但是他几乎每一年都换一份工作。职位也没有什么大的进步。我曾经和他交流过,他也和我谈过他的几个老板:根据他的说法,基本上是洋人太傻,不了解国情;中国人又太土,策略性差。几乎错误都不在他。他也时常问我是否有好的机会,出于负责和好奇我和他过去几个同事聊过,大家一致对他的评价是做事非常浮躁,说得很好,写出来一般,做起来就没有办法看了。这个朋友每到一个企业都是开始非常不错,慢慢地就和同事冷战,最后不欢而散。但是,这个朋友的口才好,适合面试,属于〃面霸〃,很多猎头公司也愿意给他抬轿子,编故事,有一间猎头公司前后卖过他三次,获利不菲。
这是的确的悲剧,行业和社会的悲剧!原则上,5年换3次工作的人,我建议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能不要就不要。而只要超过5年换4次工作的人就是说到天上去,也不能录用为关键岗位。
因此,我想告诫那些爱才惜才的老板,对怀才不遇者,不要盲目同情,更不要轻率提拔、破格录用,而要首先质疑〃他为什么会怀才不遇〃。如果前几任上司都无法修正他的缺点,凭什么你可以给他改正?不要高估自己改变人的能力。人最难改变得就是个性,但偏偏所有的〃怀才不遇〃都和个性有关。有些人的个性问题,说得严重一点,可以被称为〃心理癌症〃。
※虹※桥※书※吧※BOOK。
第38节:第四章 经理人百态(2)
前一段时间,我们做的一个执行副总的项目,有一个候选人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名校毕业,有海外背景,做过上市公司高管,但是他和上司关系都不太好(但是他非常巧妙地掩盖了这一点)。此人能说会道,客户的董事长一见到他就非常喜欢他,决定马上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