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守城门的(晨门):知其不可而为之。()一种百折不饶的精神。
卫国荷蒉者:不知水深水浅过河的不同策略()。孔子也有为难的时候。
楚国狂人接舆:凤凰()美德的化身。
蔡国长沮:知津。()即不迷津,智者不惑啊。
蔡国桀溺:避世人而不避世道。()当时孔子也彷徨,但坚信“鸟兽不可与同群”。
乡野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无可争辩。
二、士大夫之评。
吴国太宰:圣者,多能。()圣者在天,多能适于尘世,上下咸通,天地皆知,雅俗共赏。
陈亢:不偏爱儿子(君子之远其子也)。不偏爱,不溺爱,就是爱。
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孔子确实生不逢时。
三、乡党人之评。
卫国仪封人:木铎。()孔子为木铎,《论语》就是振聋发聩,万古流芳。
达巷党人:大哉孔子。()乡下人说话就是这么简洁,没有文采,通俗易懂。
四、门弟子之评。
徒子徒孙: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身体力行的君子。
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深的学问,不锲而不舍地钻研行吗?入门容易精通难。
南宫适:大禹、后稷再世。()知大禹、后稷的人绝没有知孔子的人多,在中国是这样,在世界上更是如此。
五、子贡之评。子贡是为老师守了六年丧的,感情自是不一般,所以单列。
①温、良、恭、俭、让。()为人真诚,个性完美。
②博学,无师承。(12)谁敢师承?以至于说他的母亲是感天地而生孔子,连血缘都没人敢承了。
③宗庙之美,百宫之富(13)他的学问值得我们学一辈子,而赵普可以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④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位一体的圣人,至少可以说是完人了,而孔子对完人的描述是:“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很明显孔子不能集那些人的优点于一身,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是孔子,人无完人,周公教导后代说:“无求备于一人。”()
⑤天人,不可企及。(15)他的脚在地面上,东方笃定的学生可以向西方虔诚的信徒吻罗马教皇的脚面一样,吻孔子的脚。
⑥日月,不可毁。(14)他只会照耀我们。
⑦“君子的过错,就如同日食、月食。有过错时人人都见到,改正时人人都敬仰。”(1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没有言明,为什么算子贡对孔子的评价呢,联系一下“日月不可毁”的评语,以及《述而》篇里的一章,就可以推断我的统计成立,孔子说:“我很幸运,如果有过错,别人一定知道。”(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⑧其生也荣,其死也哀!(15)
后记、事倍功半
《论语》就像一个论坛,同门君子,列国人物,文质彬彬。我羡慕孔子的第一代弟子,有机会像冉有、樊迟那样为老师驾车,随时聆听教诲,像颜回、仲弓那样说:“愚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像子张那样把教诲写在绅带上();如果能像颜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那样侍孔子坐,与孔子各言其志(、),那会受宠若惊;至于象子贡、子夏那样与孔子谈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更是可梦不可求了。
本读书系列四十章而止,在我是有讲究的。《论语》二十篇,读书笔记四十章,取事倍功半的意思,是为敬;不敢说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最多说十年砍柴一朝烧,能照亮多少空间就不枉柴火之功。写了四十章,不厌其繁地引用原文,《论语》二十篇503章,我的引用涉及390章,是为了说明原文的好,同时也对《论语》有个基本全面的介绍,但我不敢认为自己参悟出了孔子微言大义、嘉言懿行的百分之一。要吸取孔学营养,还得读原文,仔细读,“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孔子举手投足皆学问,子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不遗忘所学得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这样必有收益。我也可以介绍自己读《论语》的心得:要轻轻松松地读,不求甚解地读,乐在其中地读,事倍功半地读,日积月累读,年年岁岁读,床头枕边读,放下了拿起来读,与儿童一起读。
附录、论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