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页)
范棣:过度自信是指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短处时的自信。
对话三范棣VS王巍
范棣:我在四姑娘山二峰最后冲顶时没有上去,差一点。但你告诉我的话也很重要,告诉我不要坚持。那天晚上,我的思想斗争确实厉害,因为高山反应,睡不着觉,后来头疼得厉害,天又很冷。那一晚上,躺着根本喘不上气,最后站着。我很矛盾,为什么?来爬山的时候是要上去的,绝对是抱着这种想法的。这么多人跟我来,就是为了登上这个顶的。而且,我跟大家说,大家都看我,我肯定能上去。你们如果不行,我坚持,我肯定能上得去。但后来的反差是,我发现别人的状态都比我好。这时候,我觉得面子丢尽了。吹什么牛呢?吹了半天牛,你第一个下去了。但是,到凌晨四点的时候,我想了想,还是觉得生命比誓言更重要。下去以后,到了第二天大家回来总结的时候,所有队员都说,其实大家跟我的生理感觉是一样的,痛苦难耐。如果我们坚持上的话,估计是能登上顶峰的,只不过我们放弃了。
于是问题就来了,你要有自信,我那时候有自信,但是最后我确实动摇了,所以我放弃了。但是,真的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上去就不出事吗?我也不敢说。这个例子给我一个启示,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也在爬山,也在登顶,在做很多的尝试,很多事情只要坚持就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你必须要有自信,企业家没有自信,肯定不叫企业家。但是,往往自信会出事,过度自信可能会使你上去了但下不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企业家需要对自己保持顾忌
王巍:我能感觉到你的遗憾。但你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毕竟是有家庭责任的,而且还有整个人生的责任。人生是一个计算的过程,放弃登顶,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智计算。做人不能太过自信了,做企业更是如此。
我是做企业财务顾问的,看过太多的企业家的起伏。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走了多年江湖的,狂风恶浪都经历过,而且空手出道,十几年下来身价几十亿、上百亿的时候,这种自信是可以理解的,不自信就不能走到今天。但随着企业家年纪的增长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进入新产业、制造了新产品、采用了新技术、用了新人以后,你很难保证过去的经验能够继续有效,这时候你必须在自信的同时,要有所顾忌,变得谨慎起来。毕竟你承担的责任不同了,有家庭责任、员工责任、社会责任等,不能捆着大家一起去赌博人生了。人不能无所顾忌,顾忌有可能被人看做是一种面子,是保守,甚至表现出一种怯懦。但恰恰是有所顾忌和作为成熟企业家的必要的审慎,才能保证企业很平稳地发展,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古人所说的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企业家是不太相信财务顾问的。他能找到你,一定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才不得不放下架子用很委婉的方式同你谈。尽管他已经是忧心如焚了,但还要摆出一副大丈夫的气派,跟你谈问题都是声东击西,在试探你的能力。实际上,财务顾问也不懂多少企业的事情,无非是多利用别人的经验来指导企业家。这个时候的财务顾问不仅仅是一个专家,而且是历史上许多企业家经验教训的浓缩。企业家能把架子放下来,听取顾问的意见,实际上是学习其他可能远比你更伟大的企业家的经验和教训,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地利用财务顾问的智慧也是克制过度自信的途径之一。但是,很多企业家自信自己比专家顾问更有经验。
范棣:我举个例子。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的时候,有一个香港的企业家很有名,被香港所有的老板追捧,是地产新星,《纽约时报》说他的房子是世界上最贵的房子。他有一次跟我见面,很诚心地请教我对香港地产未来走势的看法以及关于他企业的发展战略。他在问我的时候,他的公司资产是330亿,是最顶峰的时候。我说:如果我是你,我建议你将公司业务迅速转型,不做地产,做科技。我建议他将资产全部套现。虽然我简单地说了那些意见,但实际上我在之前做了很多的研究,但他并不知道我做了很多的研究。听了我的观点以后,他表现出很轻蔑的样子,基本上我就是一派胡言。香港的地产不可能走下坡路,怎么可能走下坡路呢?我在香港二三十年打拼,香港是个风水宝地,地产大跌根本不可能。
半年以后,他的公司价值由330亿变成60亿,因为地产资产价格狂跌。到了60亿的时候,我们还有一次坐下来进行讨论。我还是建议他变卖剩余的地产业务与资产,转做科技。他还是坚持不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