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页)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略带苦涩的苏合香气所至之处,众人纷纷垂首,不敢直视。荀彧就这样目不斜视地穿行而过,留下一个清淡卓然、挺拔不屈的背影,离开了,毫无留恋,亦不回首。
目送着荀彧走远,始终未发一言的荀攸在一片静默中回头望向曹操,瞬间便被他眼里变幻莫测的神色惊出了一身冷汗。匆匆转开视线,又看到了那抹即将消失在视线之外的身影,担忧之情顿时郁结在了荀攸眉间,化都化不开。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自觉无趣,一扫先前的得意,兴味索然地朝众人挥手道:“诸位的好意,曹某人心领了,时候不早了,都散了吧。”
闻言,之前那几个叫唤得厉害的人也收了声,默默转身各自回府了。
心思迥然地走在人群之中,曹操的眼睛微微眯起,散发出十足的危险意味,好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鹰隼般,随时准备捕获自己的猎物。
跟着人流走了一段,荀攸犹豫了片刻,趁着曹操不注意,悄悄退到了队列之外,转而向着荀彧离开的方向去了。
曹公,我们同途多年,奈何终是殊归,既然你我各怀其志,不得不做个了断,那么,彧就此别过。
将所有是非议论抛于脑后,荀彧目视着前方,再难掩饰眸中伤痛,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停下脚步,他抬头遥望着天际或聚或散的薄云,眼里落满苍穹般广阔的寂寥。
怎么办?奉孝,这已经是我最后的底线了,我……无路可退了。
追随而至的荀攸远远望着孑然一身的荀彧,竟再也迈不开步子,他觉得,那里是他所不能触及的世界。荀彧的执着与谋国忘身,他做不到。就算走到了他的身边,又能如何?既不能给他带去些许的慰藉,也无法让自己心有所安。
荀攸不知道,一个人该是如何的落寞与凄怆才会孤身在天地间这般仰首而立,仿佛在进行某种虔诚的仪式,又仿佛在发起一场没有尽头的追问。但他凭着直觉告诉自己,是时候履行对那位早终祭酒的承诺了。
轻轻叹了口气,荀攸坐回马车中,“走吧,莫要叨扰了令君。”
暮色四合,夕阳把荀彧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直达孤独的边际,零落成伤。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国之不存,谋身何用?
满怀凄凉地望着失色的天地,荀彧仿佛看到了一个王朝连同自己前路的没落,却是无语亦无力问苍天。
步履沉重地登上不远处候着的马车,荀彧有气无力道:“回府吧。”
天际,一只不知名的飞鸟被寒风吹斜了飞行的轨迹,坠入了渐趋黯淡的落霞之中。
夜色,不期而至。
作者有话要说:1、郭奕,字伯益,郭嘉之子,后官至太子文学,此处因为他还年轻,曹魏还没建立,也找不着什么太子,我就私自把他的官职改为文学掌故了。2、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国志?荀彧攸贾诩传》3、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出自《诗经?王风?黍离》
☆、锦瑟年华付心机,为君愿受垂堂危
司马懿见到曹丕那日,邺城里还是一片春寒料峭的景象。隔着人潮,司马懿望着那端坐马上,毫发无损的曹丕,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然而,欣慰之余,司马懿也注意到了曹丕脸上坚冰似的表情,冷峻得几乎能让人感到一阵无法忽视的寒意袭来,比春寒更甚。没有由来的,就是电光石火的一瞬间,盘踞在司马懿心中几个月的愤怒、质疑似乎都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比之以往,此刻的他更想去到曹丕身边,让那人能暂时卸下一身的防备,享有片刻的安稳。注视着曹丕的背影,司马懿想,罢了,罢了,能平安回来就好。
跟着曹操策马进入城门,曹丕的脸上是一成不变的冰冷神情,几个月的禁足等待与精神对峙让他疲惫得无力欢笑。骑在马上蓦然瞥见人群里那正望向自己的人,曹丕的眼里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神色,眉头也不禁一动,但最终,他只是很轻很浅地笑了笑,暖比春阳,短如朝露。
虽不清楚曹丕在这几个月都经历了什么,但司马懿已从方才那并不漫长的目光交汇中解读出了一些信息,比如,那人的疲倦、无奈,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
回到丞相府,曹丕望着眼前这栋偌大得有些森然的宅子,只觉得无限悲凉,自嘲一笑,他垂下眼,兀自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推开雕花木门,曹丕抬腿迈进屋子,细细打量着室内那再熟悉不过的摆设。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