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诗中,第一执政官是胜利之神、尼罗河沿岸和海洋的征服者、他自己国家的大救星、世界和平的缔造者、欧洲的裁判者。法国的士兵将变身成阿尔喀德斯(Alcides)的朋友或者敌人等,所有这些都将使那些大唱赞歌的歌手未来丧失掉根基。”
规则12:过度的奉承搞砸奉承。
很多就有可能成为太多。路易十四告诉拉辛,“要是您赞美我少一点的话,我赞美您的就多了。”萨摩萨塔的卢西恩(Lucian)警告说,聪明的当权者鄙视言过其实的赞誉。例子是亚里斯多布鲁斯(Aristobulus)给亚历山大大帝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的历史中硬生生地塞入了一段发生在亚历山大与波鲁斯(Porus)(古代印度的一个国王)之间的对决,并选择了这一段大声念给前者听。他认为,他取悦的最好机会就是为国王编造英雄事迹,为他的辉煌成就锦上添花。”但是他错了。亚历山大很生气地夺过书来,扔到了河里,而且威胁说要把亚里斯多布鲁斯也一起扔到河里。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6)
规则13:奉承是门科学。
奉承需要小心地进行调教。奉承的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得以提高,通过观察因果得以发展,并且要基于不断重复的经验。在那些经过了调教的人中,奉承需要能够达到接近原子级的精确度。
规则14:奉承是门艺术。奉承追求的是感性化的反应,呈现个性,有自己的代表作和独特的风格。吉本将奉承描绘为“所有艺术中最实用的一种”,这是他对众多皇帝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后形成的看法。“这是最精致的艺术品。”乔治·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讥讽道,“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精神雕塑。那些行家里手可以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把他们的朋友塑造成他们自己喜欢的任何形状。就连像我这种如此手拙的人,也通过不断地赞扬某个人的智慧,让他扮演起了所罗门。”仅是依赖受到赞誉时片刻的愉悦,奉承就能够在更为强烈的情绪上发挥作用,或者不发挥作用。
马基雅维里将《君主论》第23章命名为“怎样回避奉承者”,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比喻:“正如那些画风景的人为了认识高山的本质而把自己摆到平地上一个较低的位置,为了研究平地又把自己放到山顶一样,为了更好了解人民的本质,您必须成为君主,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君主,您又必须深入到人民中。”马基雅维里警告提防奉承者们的所作所为,但是他自己首先奉承了一番。怎么回事呢?他把理想化的君主与山野里的画家做了比较。
规则15:当权者喜欢别人赞扬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可能只能拥有低劣的建筑、极少的歌剧、根本不存在的芭蕾、空空如也的美术馆,而且也不可能有演奏交响乐的说法。奉承的艺术极大地丰富了其他种类的艺术。
虽然具备了所有领先优势但是在奉承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早晚都将面临在奉承方面拥有优势的人的竞争。聪明才智、娇好的面容、自然的魅力以及忠诚,在迷人聪慧的奉承者面前将一败涂地。
规则16:男性世界里最出色的奉承者是女人。
圣西门描写了于尔森(Ursins)公主这位路易十四宫廷里最出色的奉承者。
她除了身高外,其他方面并不是特别突出。她的肤色较黑,一双蓝色的眼眸顾盼生辉,她长着近乎完美的身材,胸部挺拔;她的面容虽然算不上闭月羞花,但是也很迷人;她的气质特别高贵,举止端庄,举手投足间满是自然连贯的优雅,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女人能出其右,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上。她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她举止得体地进行奉承、爱抚、巴结,为了愉悦而取悦,当她力图说服或者争取什么的时候,她的魅力令人无法抗拒。带着所有这些特征,她具有了一种鼓励性的而不是威胁性的庄重;她的谈话博古通今,似乎总是有谈不完的话题,而且非常有趣,因为她去过很多的国家,而且阅人无数;她说话的语气和方式特别令人惬意,而且充满着甜蜜;她博览群书,而且也有很多真知灼见;她知道怎样挑选最好的朋友,也明了怎样接待他们,甚至是讨好他们;她彬彬有礼,名气很大;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她非常谨慎,从不越雷池一步。她整个人仿佛就是为了勾心斗角所生。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7)
在其他别的技能的帮助下,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奉承者能够爬到更高的位置上。在这种权势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