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善战、统领、铁骑、战火、血联系在一起的,能够战死沙场也是他们心中永远的归宿。而今,77号院只是冷冷清清地在门外挂了块石牌,写着“僧王府”三字。据说当年僧王府的地盘可谓是纵跨了两条胡同,那会儿僧王府的前门开在了炒豆胡同,而它的后门是开在了北边的板厂胡同,四进的王府照例也是分东、中、西三路,那时建筑群的规模之大可想而知。只是在民国后期,府第被后代们逐渐变卖,当年的院落也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了。而这曾经的王府,现在的一部分已是被改建成了“侣松园宾馆”,只是这王府变客栈的四合院,不知那穿着老锈铁衣铠甲的勇士,在梦里重返时还能否敲开自家的门儿?
南锣鼓巷除了以上几条比较特别的胡同外,其实细细琢磨来还是有不少有意思的胡同在宅院深处等待着你的搜寻。像是北兵马司胡同北边的秦老胡同,那里的35号院原是晚清内务府大臣索家宅院的花园部分,名为“绮园”;像是后圆恩寺胡同7号友好宾馆的西式洋楼、喷泉水池和中式四合院,像是距离友好宾馆不远的13号,规格只有两进院的茅盾故居,还有像是胡同口墙上褪了色的“灭资兴无”的革命口号等等。
最后还是听听在锣鼓巷生活过,或是来过锣鼓巷的人是如何品评这些胡同的吧。那些青春与古老连在一起的人说“现在不光什刹海,连自己家门口儿也给弄得乌烟瘴气了”,那些来旅行的外国人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能呆在北京胡同里的小院晒太阳、喝咖啡、聊大天更好的事了”,那些怀揣情调期待来这里怀旧一把的各地小资说“现在这里的酒吧都像是给外国人专设的了,走进去都觉得自己成老外了”,那些无事闲来研究北京胡同文化的退休老爷子说“从这儿低头走进古都的胡同,抬头就能撞进明、清、民国的历史里”。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主要景点(11)
南锣鼓巷酒吧
过客
“我们要跟没时间和没钱旅游做长期的斗争。”你可能没去过中戏边上的过客酒吧,但你不一定没听说过这句,关于动员我们进行旅游斗争的名句。这儿是匆匆过客们的小憩之地,这儿是自助旅行者们看片会的俱乐部,这儿有以旅行为主题的T…shirt、海报、书籍、杂志,这儿有很棒的中东、非洲音乐,这儿有美味的披萨、苹果派、茄子卷,这儿还有陈年的红酒和特制鸡尾酒,这儿是所有爱好自助旅行者的家,也是传奇店主小辫儿的家。来到过客,坐一坐也好,吃点喝点也罢,关键是我们还要同行走江湖的过客们交流、切磋,怎样跟没时间和没钱旅游斗争到底。
地址:南锣鼓巷108号
沙漏咖啡
安静、纯真、自然。拨浪鼓、不倒翁、收音机、缝纫机、连环画、石榴树、蜂窝煤……沙漏咖啡是怀旧的小店,沙漏咖啡也是找寻光阴故事的小店。美味的杏仁豆腐、咖啡冻、cakikao、摩卡,却是挡住对小豆冰棍儿、北冰洋汽水和往日种种的思念。沙漏咖啡的时光是缓慢流淌的,沙漏咖啡的记忆也是漫长而悠悠的。
地址:南锣鼓巷帽儿胡同1号
胡同儿
胡同里的黑白照片,老北京的口头禅,旧地图,各种老北京旧有元素的拼结、整合,这就是胡同儿酒吧。胡同儿酒吧的主人原来就是老北京网站的掌柜的,所以来这里自然也就能嗅到不少老北京的味道,品上两款名叫深巷胡同和四海为家的鸡尾酒,闲适之中体会这个城市的包容与大气。最后听这里的服务生按照桌牌号,叫上一声“菊儿胡同买单”,能让您在临了还能倍儿面子的近距离体会把京味文化。
地址:南锣鼓巷39号
小新的店
清新可人,是小新的店特色。阳光、音乐、咖啡、网络、好书、美食,温馨舒适是小新的店风格。一杯薰衣草奶茶,一款提拉米苏,就是一个人在冬日的周末,也能独享你的午后寂静。另外,据说由店主小新主厨制作的“阳光先生披萨”,还受到不少外国回头客的称赞呢,来到这里要记得要一尝究竟哦。
地址:南锣鼓巷103号
那里酒吧
Life is nowhere; life is there。生活不是在别处,就是在那里。“那里”当初在北大东门外成府园的时候,便是安静而从容的。店主是喜爱摄影之人,一脉相承的那里酒吧也就自然被人冠以“京城影吧”之名。流动的故事,凝固的瞬间,黑白的胡同面孔,鸡毛或是爱情的话剧。那里的墙壁和酒单上有不少北京人酸甜苦辣咸的旧事,那里更多的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