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直难以置信,问安谙什么你还出书出什么书?
安导甚为得意的说旖旖还不知道吗我们家小谙年纪虽小却是很有名气的小作家呐。
安谙有点不耐烦地说大伯拜托您另换个词儿好吧别用“小作家”这三个字恶心我好像我是写校园青苹果那路货色似的我倒宁愿您叫我码字儿的。
安导愈发赞赏地笑,看我们家小谙盛名之下还如此谦虚作家就作家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安谙腾一下站起来,我去书房看看。跑二楼去了。
我也起身说我去厨房看看。
厨房里安师母在削配菜的萝卜花,小阿姨煎炒烹炸忙得不亦乐乎。蒸熟的大闸蟹香气四溢。早上吃的热狗消化殆尽,我听见肚子一阵咕噜噜乱叫。
我坐下要帮安师母削萝卜花。安师母笑说不用不用你的手跟朗朗一样珍贵万一受伤了我可负不起责任。
我不由失笑,我怎么好跟朗朗比?便坐在一边陪她。
安师母笑吟吟说这个关清不错吧?我含糊道啊还行。安师母说他上礼拜过来看我们我一看见他就想起了你觉得要是不给你们撮合撮合自己这关就过不去。我说谢谢师母关心。安师母自已又乐了半天,想起什么似地问,那个安谙,你们相处得怎么样?我垂下眼睛,多少有点心虚,说,啊,挺好。
安师母说这孩子才华倒是有点就是太狂从小就目空一切跟他妈一样。
我开玩笑说您是妯娌失和所以看不上他吧?
安师母扑嗤一下笑出来,说,多少有点儿那意思。旖旖你不知道他们上海人最自以为是瞧不起北方人尤其是上海女人,有一次我跟老安回上海婆婆家过春节,安谙他爸妈也回去了,那时还没安谙这孩子呢,我们俩儿媳妇一起在厨房做菜,我看见菜篮子里有两棵小香葱,以为是买菜时人家押秤送的,你知道的旖旖我们北方人都爱吃葱,我顺手就拈起来吃了,没想到不一会他妈就大呼小叫说明明买了葱怎么不见了,叫得我公公婆婆以为厨房失火一起跑进来看。我说是我吃了。他妈便又大惊小怪的说啊哟那是生东西怎么能吃生葱生蒜生韭菜更是一股子生腥气吃完口里呼出的味儿那还了得。一口装腔作势的上海话听得我那个气哟。最可恶的是这件事从此就算长在他妈嘴里了没事就爱翻出来嚼一嚼过年过节每次回去大家在一起吃饭她都要准备一碟小葱搁我面前要我多吃然后别有深意暗含讥嘲的笑搞得他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知道我曾偷吃过两棵葱。
安师母边说边咬牙切齿,我和小阿姨笑得直打跌。安师母说安谙这孩子是不是也跟他妈一样小气啊?我擦擦笑出来的眼泪说,他倒是挺大方的不像个上海人。
安师母点点头,颇欣慰地说,看来上海男人还是比较不错的。
我说那是不然你怎么会嫁了安导。
安师母自豪地谦虚,唉怎么说也不如我们北方人爽气啊。
我好象突然想起似地说,怎么安谙出过书?
安师母有点意外地说,你不知道吗他十六岁就出第一本书了现在已经出三本了听说马上又要出了出版社都联系好了。
我骇然,这么厉害!他一个字也没跟我露过。
安师母笑笑说这孩子其实挺聪明就是没用在正地方好好的市重点高中硬是辍学不念了前阵子突然说什么想来杭州复习考大学所以他大伯才让他过去你那里,不过基础这么差怕是再怎么复习也难。
我想安谙住进来的这些日子,从没见他看过一眼高中课程内的书,想来要复习功课参加高考云云也只是说说而已唬唬家长罢了。
安师母说,这小子没往家领什么不三不四的人吧?
没有,他规矩的很。对我也很尊重客气。我不知道为什么加了后面那一句,欲盖弥彰。
那就好。这孩子虽说打扮得流里流气的,倒还老实。
毕竟还小嘛,才十八。我为安谙辩解。
是啊。要不我也不会让他跟你一块住。你们俩个要互相关照哦。
会的。我忙不迭点头,这孩子心挺善,上回要不是他,我怕是病死都没人知道。
是啊,真的好险,老安回来跟我说起时还一个劲后怕呢。萝卜花削完,安师母说,你进去吧,陪关清说会儿话。别不好意思呵。
客厅里关清跟安导在聊美国经济衰退人心不稳等等国家大事,一副美国公民的口气,说起美国的立场,一律为“我们怎样”“我们如何”,事实上他不过是有一张绿卡,还没加入美国国藉呢。
我坐都没坐,直接上二楼。对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