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3/4 页)
战争具有明显的“战略防御性质”,美国的对外战争则具有明显的“战略进攻性质”。虽然美国的政治家、军人、学者成天嚷着“美国在共和国地挑战面前由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但是“封锁共和国”、“围剿共和国”的总体战略从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转变。
看得更深入一点,就能发现,日本的军事战争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军政府上台之前,绑在“美国号战舰”上地日本没有独立地军事战争思想,连战术思想都以美国为准。
日本在独岛战争中的表现,证明日本正在学习模仿共和国的军事战争思想。因为军事战争思想是国家战略地直接反映,所以可以由此断定,日本不再将美国当作“老师”,转为向共和国“取经”。
国家战略决定军事战争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村上贞正非常清楚日本的地位。如果日本像韩国那样,被“大国心态”主导一切,导致国家战略出现偏差,在国力不济地情况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结果会怎么样?
正如赵润东所说,军事化的日本并不可怕,可怕地是日本出现一个能够驾驭军队、赋予日本军队思想与灵魂的政治家。
韩国战败是预料中的事情,日本在独岛战争后何去何从才最值得关注。
大规模军事冲突结束前,发生了2件“小事”。
一是7日上午10点左右,共和国的电子侦察机与美国的电子侦察机在郁陵岛东北大约150千米处遭遇,相互纠缠大约15分钟后,发生轻微擦碰,随后各自带伤返航。共和国的电子侦察机在返航途中,因为左侧水平尾翼脱落,不得不在朝鲜清津空军基地紧急迫降;美国的电子侦察机在返航途中,因为垂尾断裂,不得不在韩国东海港东部海面迫降,不幸中的万幸,双方都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二是双方潜艇在日本海交战海域“偶遇”。
战争爆发后,共和国与美国都做出了向交战地区派遣潜艇的决定。共和国的2艘攻击核潜艇与2艘全电动潜艇在夜间通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在5日凌晨到达交战海域。因为赵润东一直没有批准“参战行动”,所以共和国的潜艇只是去当“看客”,没有袭击日本潜艇与战舰。
2艘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在5日凌晨从宗谷海峡进入日本海,6日下午到达交战海域。与共和国的潜艇一样,美国潜艇也没有参战,只是密切监视日本潜艇与舰队的行踪,搜集日本舰艇的情报。
除了被击沉的6艘韩国潜艇之外,当时在日本海活动的还有8艘日本潜艇。
狭窄的日本海内,一下聚集了10多艘潜艇!遭遇与“碰撞”在所难免。虽然共和国与美国没有公布潜艇的活动情况,但是根据外界猜测,共和国与美国的潜艇肯定发生了碰撞。因为数日之后,一艘指挥台围壳被撞坏的共和国潜艇返回青岛港,随后一艘被撞坏“鼻子”的美国潜艇回到珍珠港。
这起“潜艇碰撞事故”算不了什么,这些年来,两国海军的潜艇没少干过类似的事情。
大规模冲突结束,外交行动成为了新的看头。
1月11日,在中美俄提议下,日韩两国进行了首次非正式接触。双边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日韩均宣称对独岛拥有主权,日本提出维持现状,韩国则强烈要求日军撤出独岛。
1月15日,双边谈判变成了“六方会谈”。中美俄日韩朝外长在北京进行了首轮磋商。因为日本代表首先提出“朝鲜核问题”,朝鲜代表随后提出“日本核问题”,所以“六方会谈”首轮磋商仍然以失败告终。
外交斗争不可能在一时半会间获得收获。
随着春节临近,共和国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1月21日,赵润东在常务代表大会上提出“增设国家副元首”,向常务代表大会提交下一届政府基本成员名单。
按照共和国的相关法律,两项提案先经常务代表大会审议,后经全体代表大会表决。如果不出意外,王元庆出任国家副元首、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已成定局。
1月的最后一天,除夕夜,赵润东举行国宴,邀请包括政府官员、委员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在内的上千名宾客共同迎接虎年的到来。
2月的第一天,赵润东、庞兴龙、王元庆、顾卫民等人先后前往各地视察工作。
因为还不是国家副元首,所以王元庆主动要求前往广西。按照彭茂邦的说法,赵润东基本上答应了王元庆的要求,在设立国家副元首之后,还将设立配套的机构,王元庆可以将叶致胜等人安排到专门为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