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物”;“膨胀”这个词儿大概不用解释,就是说变多了,变肥了,变臃肿了。
“通货膨胀”合起来的意思其实就是说钱变多了,变肥了,变臃肿了,跟具体商品的价格上涨不上涨没有多大关系,自然就和CPI也毫无关系了。
按照这种严格的解释,只要社会上的钱变多,不管物价涨不涨,都叫做通货膨胀。
当然,这种解释比较严格,而且与老百姓感性认识不够协调。
所以就有了另外一个更为通俗易懂的定义——通货膨胀是因为钞票供应得多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导致一段时间内商品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
就像前文说的,如果就只是大蒜这种商品,由去年的3元/斤,上涨到当前的12元/斤,其他的所有商品物价基本没有变甚至下降,这不叫通货膨胀,只能叫“大蒜涨价”。
只有在大蒜涨价的同时,绿豆涨、房价涨、水费涨、电费涨、房价涨,基本上什么玩意儿都在涨,这才能叫做通货膨胀。
也只有从“普遍的物价上涨”这个意义上来说,CPI才能与通货膨胀扯上关系。
如果选取的那一篮子商品是普遍而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方法也是科学客观的,数据也是诚实调查出来的,这个CPI在代表通货膨胀中物价的上涨程度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
可问题是,这三个方面能得到保证么?
答案是——“不能”!
美国的CPI应该是世界上最完善的CPI统计了,它包含了全体消费者所涉及的200多个行业的商品与劳务,有8000多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涵盖了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医疗等人类基本需要,还包括各种政府收费项目,如水费、污水处理费、汽车管理费、过桥费、关口费等,也包含与特定商品与劳务价格相关的税费,如销售税、零售税等。
即便如此,美国的CPI都不能代表真实的通货膨胀数字。
1978年开始公布的那个核心CPI,其一个目的就是让官方统计的通货膨胀数字显得“小”一些;进入1980年代以来,美国劳工部又大幅度修改了CPI的统计方法,进一步利用统计方法对CPI进行“技术修正”,从而造成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错觉。
怎么修正的呢?
比方说你原来使用最老式的诺基亚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没别的功能,现在诺基亚出了一款新的带mp3、带照相功能的手机,价格也比原来那个贵——美国劳工部在统计的时候,就要把mp3、照相机这两个功能的价格给你“剔除”掉,这样算下来,就手机价格这一块儿,CPI不仅没有增加,还降低了呢!
采用技术修正后的官方CPI数据与未修正前统计出来的CPI数据有很大的差距,有人对1980年到2010年这30年间的CPI…U' 美国的CPI指标体系包括了工人与职员CPI(CPI…W),用于调整社会保险体系中的年度生活成本标准,同时也被作为劳资谈判中工资水平的参考;城市CPU(CPI…U),这个指标于1978年1月开始编制发布,覆盖美国87%的人口,是最受关注的指标。'差距进行了分析并做出图表。
技术修正前后美国CPI…U的对比' 图表来源于'
刚才说到的都是国际水平的CPI,至于中国的那个CPI,就更值得说道说道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4通胀不是CPI(2)
中国现行CPI的前身是原来的“职工生活费用指数”,1990年国家统计局建立了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调查内容,开始编制全国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和零售价格总指数。
随着口号上对农民兄弟的关心和重视,国家统计局于1994年取消职工生活费用价格,开始统一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从2000年开始,为了体现新世纪新气象的特点,价格指数的公布改为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主,也就是CPI,涉及的商品按用途划分为8大类,其权重分别是:食品、烟酒及其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居住。
CPI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
相比美国的CPI需要调查8000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国的CPI总共只包含700多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代表性方面差了很多。
美国至少还把CPI统计方法、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