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几个孩子饿着肚子……”
“咱们不缺胳膊不少腿,没得瘟疫也不差那点粮食小钱,这样不好吧?”读书人难免不愿同这种事联系在一起,觉得平白无故来领救济的饭菜实属不义之举。
“没得病难道不是好事么?小钱也是钱。别扯有的没的,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似的?不拿白不拿,赶紧!”
妇人拉着丈夫挤进人潮。
辛珏珩正站在醉仙楼大门前准备开锅,身旁站了个大嗓门的男人,举起勺子喊道:“各位别急,人人有份儿,不要抢!要稀饭小菜的来这儿!要米面杂粮的去那一头!”
好在民众虽迫切却也不至于乱了套发了疯,这几天醉仙楼提供的吃食量很足,辛珏珩第一天上任,还算稳得住。
今儿个这稀饭是她负责煮的,热乎乎香喷喷白糯糯,看上去可有食欲了。
“相公。”妇人扯了扯书生男子的衣袖,“你看那边那个,盛稀饭的女人。像不像那谁?是我眼花了么,看那发髻好像都嫁人了,不能吧……”
男子定睛看去。
“珩儿?!”
☆、红烧五花肉(1)
历经一个月的水深火热,折磨人间的瘟疫终于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晏修韩临走前并没有告诉晏桓之。
他在房屋外站了一会儿,里头静静的,什么也听不到。侍候的人出声询问,他便上了车。
皇城晏家的宅院相比之下尤为喧嚣,孩子的嬉闹声始终不间断,夹杂着妇人们假意友好的欢笑,却从来没有给过他阖家欢乐的充实感。
因为,无忧的孩童迟早会长大,就会跟着他们那些心思众多的长辈,覆上厚厚的面具。
马车轱辘在崎岖不平的青石板路上滚动,马匹脚下发出清脆的踢踢踏踏。帘子被微微撩开,露出一只白皙秀美的手。
车内的人没有探出头,过了许久才收回手。
越行越远,直至消失。
屋内的夫妻二人浑然不觉。为了庆祝晏桓之平安归来,辛珏珩决定奢侈一次,做一桌子丰盛佳肴犒劳青山镇的大英雄。
晏桓之问吃什么,她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肉肉肉!
红烧五花肉!
买了猪肉回家,辛珏珩让晏桓之一起刮猪毛,刮着刮着忽然心血来潮道:“桓之,你说咱们自己养猪,好不好啊?”
“然后小狐狸每天都变得很臭很臭,珩儿每天都要听见院外‘哼哼哼哼’……”
说着,晏桓之拱了拱鼻子,做个搞怪的表情,凑到辛珏珩脸前“啵”了一口。
每日想尽办法占娘子便宜是他的宗旨。
辛珏珩笑出声:“丑死了。桓之,去把猪肉洗干净啦。”
晏桓之遵命去洗,辛珏珩将洗完的猪肉放入冷水锅,煮沸。
“已经开始期待珩儿做的红烧肉了。”晏桓之道。
“这是我爹在酒楼当厨时的招牌哦,我可是得了他真传的呢。”辛珏珩自豪道。
晏桓之按照辛珏珩的嘱咐切了葱段与姜片,又做了葱结,等辛珏珩搞定再放。
沸水中有血沫渗出,辛珏珩将猪肉从锅中捞出洗净,放凉至不烫手后划几刀子,切成四四方方的小方块。
晏桓之在砂锅底部铺上炖肉常用的竹篦子,防止肉皮与砂锅之后粘黏,整齐地放入葱姜。
辛珏珩将猪肉皮朝下排好进砂锅,垫在葱姜之上,又加入调料,倒入酒,浸满猪肉边缘,最后放葱结。
加盖,以桃花纸封住砂锅,用旺火等待烧开。
“这肉的做法来源呀,是有两个传说的。”辛珏珩煞有其事道,“桓之听说过么?”
“哦?”晏桓之对此很有求知欲,“什么传说?”
“据说啊,很久以前有个云游四海的大文学家,某日路过一家村庄,便在大树下乘凉蔽日,不料突然听得一阵女人家的哭啼声,抬头一看,一男子抱着个孩童疾步走来。哭着的是他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文学家见多识广又懂得些医术,便好心好意为孩子诊断一番,原是中了署,面色青紫青紫的喘不上气儿。他……”辛珏珩想了想,“我也忘了做了什么,总之那孩子哭出了声,就是好了。后来孩子的父亲为报答文学家,留他住了三天。有一次买了两斤猪肉,用稻草捆着带回家,去问文学家的口味,却只听得那文学家在念诗,说什么‘和草整煮透心香’,还以为意思是要把肉和着稻草一起煮,煮透才会香呢,就纳闷地照做,整块肉放进锅里闷着煮到九成烂,端上了桌。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