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1/4 页)
攘耍�性谝桓鲆�套永铩�
那管事的把托盘交到奉书手上,笑道:“杯子沉重,姑娘可拿稳了。”说毕,有意无意地在她手腕上拂了一拂,似乎是帮她稳住手上的重量。
奉书却觉得他有些多此一举,不是太喜欢,将双手移开了些。那人殷勤送她出门,开门后,一只手却自然而然地托在了她后腰上,似乎是怕她跨门槛时绊着。奉书身上一僵,扭身躲开了那人的手,一路快走,回到了书房,心中隐约觉得有些别扭,却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可片刻之后,她就把方才那点不快忘得一干二净。杨侍中接过那杯甜骆驼奶,口中不住称谢,却迟迟不往嘴边送。公主将自己杯中的骆驼奶喝得一干二净,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又从奉书手里接过手巾擦了一擦,笑吟吟地看着他,说:“杨师傅再不喝,这奶可不凉了。”
杨侍中慌忙躬身道:“公主爱惜臣下,赐臣珍馐,臣实在是……这个,感激涕零,舍不得喝。”
公主豪爽一笑:“天下都是我皇祖父的,几杯骆驼奶算什么?你们汉人就是小家子气。你要是真舍不得,我赐你一大桶,你慢慢喝去好了。”
杨侍中连连摇手,“不用,不必了,公主厚爱,臣消受不起。”说毕,现出慷慨决然的神情,猛地一仰头,将整杯奶灌下了喉咙。那表情像喝药一样。
奉书心中早就乐开了花,咬着嘴唇,及时给他递上一块手巾。杨侍中连忙拿来擦了擦嘴,悄悄往里面吐出了最后一口奶,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以下
第125章 0102
·山木惨惨天欲雨,前有毒蛇后猛虎·
虎牙公主虽然刁蛮任性,但毕竟只是个不省世事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心机。奉书伺候她久了,也慢慢摸清了她的性子。奉书自己也是这个年纪刚过来的,小姑娘最明白小姑娘的心思。用以前师父头疼着对自己的法子,不着痕迹地哄一哄,逗一逗,公主也就很容易上套。她要发脾气的时候,也慢慢能看出征兆,及时躲过风口浪尖。奉书发现,只要自己脸皮够厚,能忍受时不时的被敲敲打打骂骂,这个小公主倒不像那些心机深重的大人那样难对付。
更何况,有一次公主玩得高兴,把功课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奉书半推半就地帮她抄了十页书,赢得阔阔真的夸奖之后,公主就把这个小丫头视为福将,随时带在身边,委派给她各种各样的“任务”。
偶尔,虎牙公主玩得尽兴,心情舒畅之时,奉书会抓住时机引逗她闲聊,套问她此前伴读丫头的去向。
可奉书随后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微乎其微。公主对身边的下人从来不上心,过去的丫头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奉书回忆着二姐的性格脾气,试图模仿二姐的一言一行,以唤起公主的记忆。但随后发现,在公主身边的丫头,不管自身性格如何,其言行都会慢慢变成一个样子,因为只要稍不顺公主的意,就会被公主随意非打即罚,丫头们根本没有资格顺着自己的脾气做事。
她试图从公主身边的乳母、下人口中套话。但公主身边的小丫环换得频繁,而跟随公主多年的老人又大多是蒙古人,出身于有头有脸的部族,算得上半个使主,奉书不敢和她们太过亲近,唯恐被看出自己别有用心。
最后她想:“还是公主她爹的记性好些。可是要和太子说上话,可没那么容易。太子妃呢,她身边陪伴的都是蒙古贵族的女眷,我若贸然接近她,就是找死。”
倒是有人愿意帮她。有一天奉书晚间得闲,坐在院门口台阶上,抱膝望月,胡思乱想地出神。忽然听到身边脚步声响,一转头,一个戎装青年已经坐在了她身旁。
这人一张饼脸,两撇小胡子,一笑起来,四颗黄黄的门牙。奉书认得这是皇孙铁穆耳身边的一个低等怯薛侍卫,自己和他照过几次面,却始终记不住名字。她见这人来得突兀,心生警惕,起身要走。
那侍卫却拉住了她,笑眯眯地问:“你是风筝?”
奉书心中有些气恼:“虎牙公主给我起了这么个怪名字,任谁听了,都忘不掉。”只好点了点头,朝那侍卫福了一福,顺便把衣摆从他手里拽出来。
那侍卫也不以为意,掸了掸手,笑道:“小小年纪,却为什么坐在这儿发愁?说出来听听,哥哥帮你分忧。”
奉书心中一凛:“原来我的心事都写在脸上了,那么明显,连他都能看出来!以后可得注意。”连忙说:“我没有发愁啊,你看错了,我是出来赏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