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的活计,单膝向左福下,请跪安道:“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这是我第一次见皇后,紧张极了,跪在人群中,瞧瞧地抬头偷瞄:只见皇后娘娘头戴夏绒朝冠,上缀有红色帽纬,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顶部分三层,叠摞着三层金凤,各金凤之间贯东珠一只。朝袍由明黄的段子制成,夏季的这套看上去更轻快一些,披领上也绣的是龙纹,外面再罩一层朝褂,上面皆是龙纹图案。非常雍容华贵,大气从容。
“都起来吧!”皇后道。声音不愠不燥、宽仁柔和,不怒自威。
我们纷纷起身,垂手侍立。今日皇后头上多了一枝五毒簪,后来秋荷姑姑说,那是皇帝御赐的,每年只端午才带。
“梅香去哪了?”皇后环顾左右地问道。
一个嬷嬷上前回道:“回娘娘,梅香与萧公公去内务府清点赏赐物品
尚未回宫。”
皇后听后,顿了一下说:“你遣人告诉她,本宫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今天宴席设在慈宁宫,皇上下了早朝也去那里,你让她直接过去就好了;再叫人用艾草和菖蒲把宫中熏熏,记着不要用太多!”那个嬷嬷答应着了。
“小福子,你去通传各宫,就说,今日不必来给本宫请安了,让她们都去慈宁宫太后那里服侍吧!”小福子答应着退下了。
“你们把手上的差事做完,也都下去吧!”皇后一一吩咐之后,便乘玉辇离开了。
我与皇后的“一面之缘”也随之结束,抬头看看旁边的莺儿,也是一脸称服的表情。
快临近傍晚的时候,秋荷姑姑回来说,娘娘随皇上去圆明园看赛龙舟去了,今晚不回宫过夜,让我们自下散去。
累了一天的我,回到下房,辗转反侧的睡不着,爽性披了个褂子,起了身,瞧瞧溜出宫门。我不敢去长街,那里不时有梆子声传来,还有一列列的侍卫巡视,我也不敢打灯笼,怕被人发现,便悄悄的从长春宫后门溜了出去。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虽然已经到了夏至,紫禁城的夜晚仍有些微凉。我仰望满天星斗,不禁想起家中的爹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知他们在家中,可曾吃着粽子呢?
呆了一会儿,夜色寒噤噤的侵上身来,便想转身溜回去。就在此刻,不曾听到嘤嘤地哭声,循着声音过去,好似进了另一座宫门口。远远的在门口,望见在角门的杨柳荫下,有个女孩蹲在那里,好似呜呜在哭。我便大着胆子靠近过去瞧,借着朦胧的月光,她仿佛拿着木枝在地上写着什么。等我再想上前细瞧的时候,影子映在她的字上,她便轻声惊呼:“是谁?”
我怕她大声叫嚷,再把姑姑给引来,便想上去抱住她。没想我刚往前迈了一步,她就吓地丢了树枝,跑开了。我又不敢再追,只得停下,回头看地上的字:“子亦”,大约是一个男人的表字。
往回走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想那两个字。是她父亲,还是哥哥的?亦或是她喜欢的男人的名字?宫女是不准识字的,大概这是她唯一会写的两个字吧!
走着,想着,不觉回到长春宫门口。
☆、命如草芥一缕烟,落花若水自飘零
回到长春宫的处所,便觉气氛与此前不同。我乍着胆子,先朝皇后的寝殿望望,只见屋内无声,仅有的几盏烛火,透着窗户发着荧荧的光;随即又抻着头,瞧向处所,大门紧闭,屋内却烛火通明,一个个宫女的面庞,隔着窗棱,影影绰绰的。心中不觉大惊,腿登时便软了下来,额头上也沁出了点点汗珠,心中暗自思量:难道被发现了?姑姑问起我该怎么回话?解闷?迷路?上茅房??
脑袋里一边胡思乱想着对策,双脚一边向处所处挪,也不知道挪了多久,终于挪到门口。硬着头皮,推开了门缝,侧着身子,就像蚂蚁朝地缝里钻的样子,闪进了屋内,不想重重地撞在了一个宫女的背后,抬头一看,竟是莺儿!莺儿先是轻轻地哎呀了一声,随后怒气冲冲地回过头来,嘴里咕哝着:“是哪个不长眼的,没看见姑娘我”抬眼间,才发觉是犹如惊弓之鸟的我,顿时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迅速转过身去,似乎有上前回禀的架势,此时的我惊慌到了极点,感觉全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我闭上双眼,一副听天由命的模样,等着最后的宣判:“优昙姑姑,您是多年的老人儿了,宫里的规矩您是最明白不过的,宫女擅自离宫门和偷烧纸钱的这两款罪,该如何罚,想必我还要向您请教。您比我早入宫,按理说我应叫您一声姐姐。可今日之事,已经惊动了侍卫,明日皇后娘娘回宫后若是询问起来,妹妹我自当是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