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拜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教授的教授”,名门之后(1)
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门类里,被冠为“泰斗”、“大师”、“宗师”者不胜数矣。姑且不论这一顶桂冠戴在受者头上合适与否,总觉不新鲜;然被誉为“教授的教授”的却只有一人: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是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研究院所聘四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之一。他的学问大、名望高,掌握汉语以外的语种达十六种之多(一说十三种),在对学生讲“佛经翻译学”时,能用十几种语言来比较、研究,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孰优孰劣,优在何处,劣在何方。他的拿手绝活是对历史的研究,“在史中求史实”,“继承宋贤史学大师,以求真实供鉴戒之史学思想与长编考异之法治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明清史等”。
陈寅恪1902年十三岁,随兄陈衡恪(师曾)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留学计达十多年却无意追求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 “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么,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后,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坛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兜,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讲课时一兴奋觉燥热,便适时脱去。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活脏,学生要代劳,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述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创新,期以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是以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同学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不惮跋涉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他与王国维(静安、观堂)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遗憾此碑今已无迹,幸有拓片尚存。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生于长沙。出身于诗书世家。他自言并非是“读书种子”,那是自谦。祖父陈宝箴,咸丰年间诗人,光绪年间官至湖南巡抚。其父三立,别号散原,清末四公子之一,近代著名诗人。长兄衡恪,民初著名的艺术家,诗、书、画、印俱精,我国漫画创始人。称陈氏“诗是吾家事”确切不过。尤当陈氏宗族定居南京后,对子女教育更为注重。除延聘西席外还在家开设学堂,所授课程不止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四书、五经之类,还设置数学、英文、音乐和绘画。延聘的塾师都是饱学之士,如王伯沆、刘翼谋、萧泉等。家中藏书也丰,多为古籍和佛典。童稚时代,家庭便为陈寅恪创造了一个中西合璧、自由发展的空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教授的教授”,名门之后(2)
乃翁陈三立得陈寅恪时已三十有八。“恪”是兄弟间排行字,他生于(庚)寅年,由祖母黄太夫人命名为“寅恪”。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