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曹休墓朝向为坐西向东,偏南10度或20度;形制为砖室结构墓,由前室、后室、南双侧室、北侧室、耳室等组成;无封土;墓道为斜坡式,长35米;东西长米;木门;土圹内收台阶7级。
西高穴2号墓朝向也为坐西向东,偏南10度或20度;形制也为砖室结构墓,由前室、后室和两个双侧室组成;无封土:墓道为斜坡式,长米;东西长57米;石门;土圹内收台阶7级。
根据对比不难发现,两墓墓道相差不到5米,墓室东西长相差不足7米。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研究员刘庆柱先生认为,虽然两个墓葬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相似点,但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曹操墓是青石铺地,墓室底砖为90多厘米的大砖,而曹休墓只是砖石铺地,底砖也只有40多厘米;另外,曹操墓是石门,曹休墓是木门等,这些都显示了两个墓主人身份存在的差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曹休墓是曹魏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墓葬,起到了结点的作用,两个墓葬的对比,对了解东汉和曹魏时期的墓葬制度有非常大的作用。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焦南峰先生表示,从两墓出土的物品来说,曹操墓出土的物品明显比曹休墓要贵重许多。国家博物馆信立祥研究员表示,曹休墓跟西高穴的墓葬一样,都是曹魏的,都是宗室墓葬,其他的非宗室的墓葬是不是也一样?曹休墓不是孤立的,他和曹魏的陵墓究竟是什么关系?考古学界应该以这些墓为线索,继续寻找曹魏的墓葬群。
对大众提出两个墓葬的内收台阶均为7级、台阶和墓主人的身份到底有多大联系的问题,两位发掘人也分别谈了看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什么不说是曹操墓(10)
严辉先生说,虽然文献并没有明确记载,但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土圹内收台阶应该和墓主人身份有关,曹休是一个侯的级别,曹休墓应该和他的身份相符合。不仅如此,考古人员在曹休墓周围还发掘两座与其形制相似的大型墓葬,其内收台阶为5级,规格大小也与曹休墓有一定差异,这也显示了内收台阶的等级与墓主人身份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是不是由此推断西高穴墓的7级台阶和曹操的身份不符呢?潘伟斌先生认为:尽管两墓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间也有很多明显的不同,曹休墓规格明显低于曹操墓,曹操墓从底到顶有米,曹休墓就没那么高;曹操墓有15米深,曹休墓也没那么深。此外,曹操墓4个侧室分别位于前、后室两旁,而曹休墓4个侧室则集中于前室,左右各两个;曹休墓是砖铺地,每块砖长约40厘米,曹操墓是大青石铺地,长度在90厘米到130厘米,大而规整……综合比较,曹操墓和曹休墓存在很大差别,仅凭墓葬内收台阶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理由并不充足。潘先生甚至认为,既然已经确认的曹操墓和曹休墓均为7级台阶,那么这可能从另一方面证明在东汉、曹魏时期,墓葬内收台阶和墓主人的身份并无联系。
曾参与曹休墓专家座谈会的几位专家发表意见:信立祥先生和焦南峰先生认为曹操墓确认符合史料记载。关于内收式台阶,专家多认为与身份相关:信立祥认为,由于在曹休墓周围又发现有与其形制相似、台阶为5级的墓葬,因此推断内收台阶与墓主人身份有关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曹休为侯而墓葬为7级、且台阶数量为奇数来推断的话,皇帝的墓葬台阶有可能为9级。在中国的礼制中,9、7、5、3、1这样的制度是有记载的,如周天子九鼎,公卿七鼎、之下五鼎的说法。据此推测,皇帝应为9级。北京大学教授赵化成先生对此表示认可,认为从曹休墓看出曹魏陵墓的一些特征,尤其墓的台阶是有等级的,曹休墓是7级,另外的墓是5级,大体上是与身份符合的。对于台阶的问题,过去考古界还不太了解,他曾在甘肃参与挖掘一个战国晚期墓葬,该墓就是9级台阶,因此推断7级、5级、3级……不同的级别墓葬大小跟级别是非常有关系的,这跟墓主人身份当然也有关系。
笔者自告奋勇,代表否曹派阐述,为求直观醒目,今以图表表示,内列有上列专家意见,目的在全面比对:
安阳西高穴2号墓 洛阳北邙山曹休墓 结 论
位置 曹魏王都古邺城西南,西依太行,北临漳河,安阳西北西高穴村一个高台地上。 位于洛阳北邙山很高处一块十分平坦、少有的好地方,一般人不能用的。在东汉大汉冢帝陵陵园的东侧,朱仓东汉帝陵陵园的西侧,连霍高速公路南侧。 曹休墓的位置、风水属上佳,更见选墓者的用心。而西高穴则难以下结论。
地面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