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锡山,帮助蒋介石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之后,蒋介石跟张学良拜过把子,封张学良为海陆空副总司令,将华北、东北全交给张学良管。这段时间,张学良掌握了半壁江山,权势熏天,同时资产颇丰。于凤至*中有这么一句话:“在汉卿掌握半壁江山的权势和大帅遗留的巨大财富之下,很多女人为谋取私利,用一切手段缠住汉卿,我从不过问,我相信他决不会负我。这群女人中有一个叫赵绮霞(赵四),她父亲是政府中主管经济的要员,她被称为赵四小姐。她追逐汉卿,报纸、杂志大肆渲染,其父管教她她不听,遂登报脱离父女关系,成为一时新闻。她以此为由托人找我,要求任汉卿永久秘书,服侍汉卿的生活。汉卿让我决定,我可怜她14岁幼龄,无家可归而允许。赵绮霞来到沈阳帅府,一进门就跪地向我磕头,说永远不忘我的大恩大德,一辈子做汉卿的秘书,绝不要任何名分。我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所房子,并告诉财务人员给她工资,以尽到对人之心。”
几年前到沈阳我曾经去过大帅府,专门看过赵四住的小洋楼,的确不错。人世间的爱情故事非常有意思。14岁的赵四追求张学良,但在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看来,她是要用一切手段缠住他以谋取私利。14岁的赵四走投无路,从北京跑到沈阳,只做秘书,不要名分,于凤至最终接纳了她。双方都很有信用,赵四一直没名没分跟了张学良几十年,包括软禁、坐牢、到处颠沛流离,直到晚年在夏威夷去世。于凤至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去美国治病,同时照料孩子,直到最后蒋介石逼她与张学良离婚。
很多资料里都讲到张学良和赵四的爱情故事,但是这段于凤至的*是我看到关于赵四比较负面的表述,以前的披露多是颂扬。世间的是与非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人有价值标准所以人有对错,人有习俗标准所以人有对错,人有身份标准于是人也会有对错,而这个标准是人定的。世间原本没有是非,是人说得多了变成是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谈胡适
胡适故居坐落于绩溪上庄村,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建筑,小青瓦,马头墙,三开间,两层楼,门罩门楼,水磨砖雕。前庭有天井,两旁有厢房,楼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栏板隔扇,精雕细刻,梁托上一对荷花仙子栩栩如生。门窗上饰以兰花雕板,出自胡开文墨庄制模高师胡国宾之手,反映出胡适“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和立出风格,辟为庵堂。
胡适在大陆一直是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但是我知道蒋介石在胡适去世后为他写了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非常有代表性,当时我看了不大理解,到了胡适故居看了以后才有所领悟。
在我看来,这句话主要不是讲思想倾向方面,而更多是讲个人生活方面。胡适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跟母亲住在一个楼,隔得不是很远,他有一个小房间,并在这个地方度过了少年时代。很早他母亲就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就是后来的江东秀。江东秀是个裹小脚的女人。后来经邻村商人资助,胡适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他从美国留学回来以后思想变得非常西化,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个女孩子跟他很好,后来这个女孩一直没有结婚。回国以后,胡适当了北大教授,由于不希望母亲因为婚姻的事不高兴,他在母亲生前就跟江东秀结了婚,为让母亲看到。但是他的确也很痛苦,很委屈。这期间他因生病到杭州去,碰到江东秀村里的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叫朝城英(曾是江东秀和他结婚时的伴娘),结果两人在杭州坠入爱河。而朝城英这时已跟别人订了婚,后来胡适找到朝城英的哥哥,说服她哥哥来帮助朝城英解除了婚姻,但是他们也没有在一起,就这样互相守望着。朝城英后来去了美国,读了文学的硕士、博士,成为一位很有成就的学者。但是她一直没有结婚,就在上海教书、作研究,直到去世。胡适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他人生的这个特点非常鲜明,大家都知道。江东秀到老一直跟他在一起,跟他去了台湾,而且和孩子在一起。所以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评论。
据说胡适当时在北大当教授的时候,毛泽东在图书馆做管理员,寄住在岳父(杨开慧之父)家里,有两次毛泽东跟胡适打交道很受刺激。第一次是在图书馆,胡适那时候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大教授,毛泽东就拦着他讲些见解,讲得很激动。然后胡适说:“年轻人,你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激动,但是很遗憾,我一句也没听懂”,因为毛泽东说的是湘潭土话,胡适是安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