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看着一个个跑出来显示自己的学说,他不敢偏题了,连忙刹住车。不过他一席话,说的下面失望不已,都觉得自己白来了。
“大秦自穆公称霸以来,平灭西戎,兼并巴蜀,屹立八百年之久的义渠国更是成为了大秦的一个郡,而且,前不久,寡人还派出大军北伐林胡,夺取河套,相信不久之后,就有捷报回传。如今我大秦坐拥精兵数十万,国土面积纵横数万里,此正是诸位大显身手之时。”
“既然诸位能够应召而来,那就是看得起秦国,那就是对秦国,对寡人给予了希望,寡人真切的谢谢你们了。在这里,寡人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寡人不会让你们失望,秦国不会让你们失望。寡人需要你们的才能,秦国需要你们来治理。只要你们真心实意为秦国效力,寡人不介意你们是何门派,师从于何人,只要你能治理一县,寡人就任命你为县令、县丞,只要你能治理一郡,寡人就任命你为郡守、郡丞。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遵循秦国的新法,一切都在新法的许可范围之内施政。”
嬴荡的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反对,“大王此言有误,法家之道严于猛虎,秦国百姓,苦之久已。如今民心积怨,时局不稳,大王应当改弦更张,实行仁政,善待百姓,这才是强国之道。”
他这一句话,说的秦国的那些大臣愤怒不已,“何处来的狂士,尽然诽谤秦国国策。”
嬴荡听的心理也不舒服,不过他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发火,更不能把这个论才大典搞砸了,抬手止住下面喧闹的大臣,“你觉得应当如何改弦更张?”
“自三家分晋以来,各国相继变法,然变法之后确能强极一时,但不能持久,昔日的魏国和韩国就是前车之鉴。如今各国已经翻然醒悟,难道大王还要步之后尘不成,在下以为,只有仁政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嬴荡虚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款款而谈的老头,要不是他来自后世,肯定会被这个家伙忽悠住。魏韩都曾强盛一时,如今却是渐渐衰落,要不是他了解这些历史,也很可能就会把责任想到变法上面去。只有他知道,魏韩之所以会衰败,正是因为他们荒废了新法。
“大王,此人是儒家大师孟子。”
嬴荡大吃一惊,一句话脱口而出,“什么!他就是孟子,这老头还没死?”
他这一句话,犹如丢进沸水中的石子,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孟子虽然不受各国待见,但在士子中,依然是名气大,威望高。
“大王此言何意?纵是不满,也不能如此诅咒吧。”
嬴荡苦笑了一下,这家伙真是个千年王八,活得这么久。孟子自从游说各国失败之后就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骂客,反正他看不顺眼的都骂,骂这个国家的国策,骂那个学派的士子,他走一路骂一路。苏秦出道的时候,他当着苏秦的面,数落纵横学派的不是,结果被苏秦狠狠的骂了一顿,张仪出道的时候,他又去招惹张仪,结果又被修理了一顿。等到张仪罢相,他以为报仇的机会来了,结果又开始骂纵横学派,结果没发现已经年老的张仪还在场,这一下被张仪骂得吐血昏迷。如今连张仪都死了,他都还在,嬴荡很无语。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四十九章 论才大典(二)
“孟子误会寡人的意思了,老而不死是为妖,寡人是感叹你长生有术,不知孟子先生有什么秘诀?在这一点上,寡人倒是要向你请教。”
孟子现在气鼓鼓的在那里不说话,嬴荡的意思是,你除了长生之术有点可取之外,其它的东西不值一提。孟子好歹也算是走南闯北,活了好几十年了,这一点怎们能听不出来,不过他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反驳嬴荡。
要说华夏今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大半都是儒家的历史。现在的儒家还在嚷着要回复周制,分封天下,但刘邦一统天下之后,立刻就转变过来要中央集权,讨好皇帝这个**oss,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再一次来个乾坤大挪移,将目标对准贵族阶级。这样一来,他们所有的政策几乎都是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至于皇帝的权力,将被他们一步步削弱。到宋朝的时候,儒家彻底的和贵族绑定在一起,从此不分你我,而皇帝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
最后的结果就是,儒生玩弄着春秋笔,强奸着历史,有了好处,都是儒家的功劳,遇到烂事,连皇帝也要去替他们背黑锅。华夏的历史也就成了儒家的历史。
对于这样一个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学派,怎能不让嬴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