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煌踔宜茫�境�┮徊鼙颍�腥�����蟆!�
美好的声誉也使曹彬的家族一直十分显赫。曹彬的女儿是真宗嫔妃,其孙女被选为仁宗皇后,英宗时为皇太后,神宗即位,又尊为太皇太后。曹彬的长子官至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曹门之中其他任节度使、宰执,乃至封王者也有多人,其家族名望一直隆盛于整个北宋。显然,世代显赫也是曹彬在宋朝始终享有崇高声望的重要原因之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范仲淹与滕子京
范仲淹是一位圣贤级的人物,不信听听宋代的一些名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欧阳修说范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苏轼是范仲淹的粉丝,他说范公的功德“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苏轼从8岁时就开始崇拜范仲淹,55岁时还是崇拜。一生交游无数的苏轼偏偏没有结识范仲淹,“以为平生之恨”。
王安石评价范仲淹:“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硕人今亡,邦国之忧。”
司马光则赞美范仲淹:“雄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未哲,固有良史直书,海内公说,亘亿万世,不可磨灭。”
中国人大多背诵过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开篇就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到了岳州,巴陵郡是岳州的旧称。范仲淹说滕子京来到岳州之后,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仅一年时间岳州就变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了。理政之余,滕子京又重修了岳阳楼,将古今的诗赋镌刻在岳阳楼上,然后写信请求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一事写一篇文章来纪念。
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时,在京城结识了同榜的滕子京(名宗谅),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滕子京是位非常有才能和理想的官员,性格豪纵,不拘小节,范仲淹对他既欣赏又有几分担心。而范仲淹是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既是他的豪言壮语,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021年,范仲淹到泰州(今江苏泰州)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这时范仲淹开始忧虑了。
他看到泰州及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西南)各州,因唐时所建捍海堤年久失修,早已颓坏。每年秋季海潮泛滥时,良田庐舍被淹,人畜丧亡,盐灶也多被冲毁,灾情十分严重。退潮以后,过去的良田都变成了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好携家外逃。范仲淹本来不过是个负责收盐税的官员,这件事本来不属范仲淹的职权范围,但他积极上书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建议尽快修复海堤。张纶十分重视,奏请朝廷任命范仲淹为灾区中心的兴化县县令,主持整个修复工程。
1024年,范仲淹率领通、楚、泰、海四州兵工、民夫四万余人,开始施工。这时滕子京正任泰州从事,为了帮助范仲淹,他也来到施工现场督工,出了不少力。
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长达150里的捍海堤终于修好,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场。2600户外逃居民也纷纷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原来葭苇苍茫的荒地,又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张纶与范仲淹的功绩,为张纶修建了祠堂,而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
海堤尚未完工,范仲淹的母亲去世,范仲淹到应天府(南京)丁忧服丧。不久范仲淹认识了知应天府的晏殊,便被晏殊请去主持应天府学。应天府学是范仲淹年少时苦读过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因此欣然应允。
不久范仲淹的忧虑症又犯了,竟在丁忧期间越级上书朝廷,要求进行行政改革。不过还好这次他得到了宰相王曾的赏识,1028年,晏殊调回京城任御史中丞,这时宰相王曾提议晏殊推荐范仲淹到朝廷当官。于是在晏殊的推荐下,范仲淹当了秘阁校理,也就是皇家图书馆负责整理图书的官员,由此获得了直接接触皇帝、议论朝政的机会。而范仲淹也趁此机会,把好友滕子京调到了京城做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范仲淹与吕夷简
范仲淹第一次在朝廷当官时正值天圣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