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1/4 页)
“这就要自己分析了,我自己都还没看准呢。相关者资产有多少,有没有人炒,炒家实力大不大,出货策略是怎么样的。要是选了个喜欢暴力砸盘的庄家,那可就惨了,涨的时候不舍得出,转眼功夫砸到跌停没机会出。等到能出的时候,利润全都跑了。”于总说。
“这个我可不会选。”刘总说。
“所以要仔细分析嘛,你光看财务报表没用的,得看庄家。”于总说,“除了旅游以外,还有一个热点,就是两税合并,现在外资收税少,国资收税多,以后统一了,国内的资本竞争力就能进一步加强,盈利会上升,股价当然也会跟着上涨。特别是那些和外资直接竞争的产业,股价一定会大大上升。”
“和外资直接竞争的行业?”刘总叹气说,“于总,你就不能来点实在的嘛?除了军工以外,国内有几个行业和外资没竞争的?高盛都打算养猪了呢。”
“具体哪些股票会大涨,哪些会小涨,哪些能好好利用,哪些是镜花水月,这都要具体分析,可是只要掌握了大势,就不会亏本,区别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于总说,“知道了要取消双轨税制,知道了哪些行业税收下降,不论是买视频,银行,通信,钢铁还是化纤,都肯定不会亏。”
“我觉得吧,做生不如做熟,要看还是看我们外贸行业。”其实黄文斌记得很多于总买的那个股票的信息,比如这个股票和外贸有关。可是在股市上找了一遍,都找不到心目中的那只股票。
“对啊!要说和外资直接对抗,肯定是外贸最多。”刘总也说,“外贸现在也是越来越热门了,我们集团公司都计划要去大干一场。可惜我们集团公司实在是不靠谱,股价万年不动。”
“外贸当然也是热点,我国外贸额现在占世界的多少来着?”于总虽然是业务副总,但很少关心这些大数据,“反正不是第二就是第三,比美国德国差一点,也算是外贸大国了。到时候取消了外资优惠,利润肯定上升,小黄你看准了哪一个股票?”
“我觉得外贸本身利润不会上升的。”黄文斌说,“现在很多做外贸的外资,本来就是内资,不过批一张皮拿税收优惠而已。而且内部竞争太厉害,一旦有了利润空间,肯定会竞相降价,到最后利润还是微薄得要死。”
国内的外贸就是这种养蛊的模式,各种小企业先自己杀个天昏地暗,把成本降到最低,做外贸的时候别国的企业根本无法提供如此低价的出口货物,被挤兑得节节败退。这个模式好不好,黄文斌可说不清楚。
外贸企业利润微薄,转型困难,没钱研发,质量紧紧靠在合格线上,做一单是一单,没法子发展。可是过几年,中国就超过德国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实物贸易国。那时候中国忧心的是顺差太大,外汇储备太多,拼命想多进口一些东西,可恨美国既不肯卖油田铁矿,又不肯卖航母隐形飞机,弄得外汇储备都上三万亿了。
“那你怎么想的呢?”于总也弄不明白黄文斌怎么打算了。
“税收降低,就又有了降价空间,利润不便,但是售价会降低,出口数量会大增。”至于是不是这样,黄文斌也不清楚,反正中国外贸一直在增长。就算是金融海啸之后闹经济危机,全球外贸都不行了,中国外贸还是一枝独秀。
“我明白了!你看好的不是外贸公司,是运输公司!”刘总说,“现在运输业增长也很迅速,股价应该也会上涨。你是看好哪一个呢?飞机呢,还是汽车,还是海运?还是其他什么?”
“首先我看好快递。”黄文斌说,这几年淘宝大发展,他玩票性质的淘宝店都赚了不少,别说其他人了,快递业务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可恨他不知道哪一家快递涨得多,最看好的顺丰偏偏没上市,也不接受加盟,只做直营,想要分一杯羹也没法子。
“快递?”刘总都不网络购物,对此一点认识都没有,“快递有什么好的,要看好也是应该看好那些正宗的物流企业吧。”
“对啊。”于总也说,“好像和我们公司合作的童子真童老板,那才是物流企业,运一批货物就收好几十万呢。可惜他还没资格上市,要不然我就去买他们家的股票了。快递要每家每户上门送货,很麻烦,又容易出问题,什么时候上边一发神经,让邮政忽悠了,整个行业都可能被禁止遭受灭顶之灾。不妥,十分不妥。”
“快递现在好歹也几十万人呢,邮政最多就是收一笔过路费,要禁止哪里有这么容易的。”黄文斌说,其实邮政真的提出要收费了,收没收成他倒是不清楚,反正淘宝邮费还是那么多钱,没传递到普通用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