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钡目炖郑��裁床晃�约旱娜倩�还蠛蜕砗笾��悸悄兀俊闭藕睬崴傻鼗卮鹚担骸叭梦铱悸巧砗笾���蝗缦衷诰透�乙槐�啤!钡笔钡娜颂�嫡飧龆曰爸�蟊愀�幼鹬厮�钠沸泻退�泶锊痪械男愿瘛�
“一杯酒”便是由此而来,后人自此便以“一杯酒”来表示以酒为乐,放任自我,不追求荣华富贵。
■ 一块肉
语出《宋史?瀛国公本纪》: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耳,今无望矣!”遂赴海死。
南宋时期,元军经常来侵犯,宋军只剩子崖山这个抗击元军的最后据点了,宋军结集了千余艘战船把子崖山围得水泄不通,让小皇帝赵昺藏在其中。虽然元军很难攻打进来,但是时间久了,宋军的将士也很难支撑,终于一只战旗倒下了,其余的十几只战旗也随之倒下,宋军大事已去,只有几只战舰突出了重围。小皇帝赵昺所在的战舰也想突出重围,可是这只船太大了,很难移动,大臣陆秀夫料定突出重围已经不可能了,于是背着小皇帝跳海而死,其余的十几名将士也都随之跳海了。杨太后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说:“我这样不畏艰险,隐忍着活到现在,就是为了赵家这一块肉啊,如今他也死了,我还留在世上有什么用啊!”后来杨太后也投海自杀了。
从此以后就有了“一块肉”的说法,比喻心头珍爱之物,有时也专指仅存的子孙。
■ 一匹锦
典出《南史?江淹传》: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
江淹是南朝时代梁国的文学家,年少时他勤奋好学,以文章而闻名,后来却是文才大大减退,原来这其中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一天晚上,江淹任宣城太守免官回来,在禅灵寺的江畔休息,晚上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自称是张景阳,这个人对他说:“我以前在你这里寄存了一匹锦,现在该还给我了。”江淹把手伸进怀中一摸,只找到了几尺锦,然后还给了他。这个自称是张景阳的人很生气,说:“怎么都被你用完了?”这时看见文学家丘迟也在旁边,于是就对他说:“剩下这几尺也没什么用了,就把它送给您吧。”说着就把剩下的锦送给了丘迟。从此以后江淹的文才就开始退步了。
可见“一匹锦”就是指美好的文才,失去了锦,文才也就没有了。今天我们也依然用“一匹锦”来指代有好文采的人。
■ 一纸书
典出《晋书?刘弘传》: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刘弘,晋代人,与晋武帝是同乡,他们一起读书学习,关系非同一般。刘弘做事非常认真,加上与晋武帝的关系非常,他升职非常快。到晋惠帝时,刘弘执掌朝政,每当遇到兴废大事的时候,他总是亲自写信给当时负责的地方官员,对其加以详细的叮嘱,他一丝不苟的态度将当时的地方官都感动了。每次有地方官员接到他亲手写的信,便非常高兴,并争相按照他的吩咐做事,态度非常认真。他们都说:“能得到刘公的一封信,比有很多个官员干部辅佐都有用。”
“一纸书”便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此后,人们便经常用“一纸书”来尊称他人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字篇 第九章(1)
■ 应声虫
典出《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名杨勔得了一种怪病,他每说一句话,肚子里就有一个同样的声音发出来,这使得杨勔非常窘迫尴尬,以至于都不敢出门见人了。一天有一位朋友去他家,他刚说一声请进,肚里面也回应说请进,杨勔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又说请喝茶,肚子也说请喝茶,客人听见这声音觉得很奇怪到处找都没有找到。这事以后杨勔就更加不敢见人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后来终于找到一位有名的大夫,大夫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的肚子里面有一只名叫“应声虫”的小虫在作怪,他要按照《本草纲目》上面的药名,逐个念下去,什么时候念到不再有回声的那个药名时,这个药就是治疗他的病的。于是杨勔每天抱着《本草纲目》不停地念,终于有一天当他念到雷丸时,没有听到回声,他一连念了很多遍,并且买回此药一连服了几天,后来他的病终于好了。
这听上去似乎很传奇,但是“应声虫”这个词却被人们记住,并且一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