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品来。只要对方的作品水平下降,自己绝对不会给他留颜面的。
爱因斯坦没有发现的是。从被辛睿在夜色镇算计开始,他的心境开始有了变化。虽然圣阶的觉悟未变,但是他更加的人性化了。不在是整日面对亡灵,疯狂杀戮的心硬如铁的状态了。
辛睿哪里有心情郊游呀!无数事物缠身的情况下依旧出行,他当然不会是为了放松心情游山玩水。与游山玩水比,辛睿更愿意呆在兵营里看那些士兵的训练。因为作为一个军人出身的他。喜欢看士兵那坚毅的眼神和听千百双脚同时落地的轰鸣。
辛睿进入山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适合建立水坝的位置。建立一个水力作为动力的冲压和打磨车间。这是辛睿现在唯一大幅度提高工匠营效率的办法。
一旦这个自然动力车间成行,人类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熟练的操作。而且在效率上还要远高于现在的矮人工匠。
更重要的是水力车间可以,将矮人们从装备生产中解放出来。这些手艺精湛的矮人一旦从生产中解放出来,蒸汽机和车床的研制将可以正式开始。而且500人的矮人部队也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使得十字军堡垒的防御力量更加的强大。
蒸汽机对于一个手工时代的世界意味着什么,对于任何一个地球人都清楚无比。当蒸汽机的轰鸣在华夏大地响起。几年的时间,华夏就将拥有征服天下的物质基础。就是用钱砸,都可以砸出一个超级帝国来。
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河流流过的地势上的辛睿。听到爱因斯坦的话,正拄着一根临时制作的登山杖看着河流的走势。心不在焉的随口就将苏轼大大的词念了出来。而他凝神远望雾中河流的神情,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哲人的意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来准备了一肚子子讥讽的爱因斯坦,差点被一口气憋死。尽管这首诗歌并不完全应景。可是其中的意境却让经历将近两百年岁月的老人,心灵深处翻起了滔天巨浪。爱因斯坦第一次对面前的萨满王有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敬意。
而随后这首定风波在爱因斯坦这个半神的嘴中传出,也更加的坐实了萨满王大诗人和大文豪的地位。当然,现在依旧将全部心事放在寻找建水坝地址的辛睿。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甚至连爱因斯坦因为发呆被远远落在后面,辛睿都没有意识到。
“尽管不算完全应景,但是是一首好诗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啊!”从后面赶上来的爱因斯坦轻声的赞叹到。
随着太阳的升起,雾气完全的散去。为了加快行程,辛睿和爱因斯坦坐上了简易的滑竿。他们加上滑竿不到200斤的重量放在两名牛头人身上。根本就和肩上落一片羽毛一样。对于牛头人的行进速度没有任何的影响。
在牛头人的箭步如飞下,树木和山石飞速向后倒去。看得不舒服的爱因斯坦已经将眼睛闭起来开始闭目养神。而辛睿目光集中在目光尽头的河流走势上,并没有眩晕的感觉。于是一行人由漫步林间变成了林间飞奔。
半天的行程。由于雾散后的几个小时是在牛头人的快速前进下,中午时分辛睿一行已经沿河深入山中数十公里。可是尽管一直一路河流的水量都不小可以行船,可是落差和地势都很平缓。所以都不适合建坝蓄水。
一边就着河水吃着干粮,一边看着目光尽头处河流的转角。辛睿对转角过后的地势很是期待。因为身边的狗头人告诉辛睿他听到了很急的流水声。尽管很期待,可是看山跑死马的道理辛睿还是明白的。那目光尽头处的转角,赶过去至少要1个小时。所以辛睿还是决定吃完午餐再走。
本来一从滑竿上下来,爱因斯坦就想问辛睿:“小王八蛋,你在山里疯跑向干什么呀!”可是话还没有出口,爱因斯坦的眉头忽然皱了一下。本来多了一些人情味的目光在寒芒一闪后恢复浑浊的状态。本来到嘴边的话也不说了。
爱因斯坦一边细嚼慢咽,一边用仿佛失焦的目光,看着视线尽头处的河流转角处。老人突然恢复到了身在天灾军团腹地的状态,一个用冷漠面对千万敌人的圣阶大法师的状态。可惜的是,辛睿并没发现爱因斯坦的变化。
倒是尤西比奥·深喉,在停下来吃午餐的时候感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自从感悟圣阶境界后,他本来停滞数十年的实力开始缓慢而稳步的提升。尤其是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